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共享 KTV,竟然又活了

2023-08-30 21:23:10來源:ZAKER科技  

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氫消費(ID:HQingXiaoFei),作者 | H.H,編輯 | 李可馨。


【資料圖】

應該還有人記得,在共享經濟大潮下,共享 KTV 曾怎樣席卷著各路人馬一路狂奔。

就像共享單車一夜間席卷全城一樣,神似電話亭的共享 KTV 悄然 " 占領 " 了商場、影院、購物中心等商業區。然而共享 KTV 的風,來得快去得也快,沒過多久便銷聲匿跡。

如今萬萬沒想到,前段時間的接連融資,又再次把這個已淡出視野的項目,重新推上風口浪尖。

卷土重來的共享 KTV,這次有什么不一樣?為何再次被資本盯上?之前跑過得坑,這次就能避開嗎?

融資不斷,共享 KTV 煥發第二春?

經典電影《讓子彈飛》里的場景," 吃著火鍋唱著歌 " 正在成為現實。

試想,一群人在聚餐中途有人隨時能夠拿起話筒為大家助興,是什么樣的場景?對社恐星人而言也許根本無法做到,但共享 KTV 之所以能夠入駐各大餐飲店、酒店、農家樂等,的確是抓住了一部分人的需求。

最近,共享 KTV 這條賽道就有兩位均來自于安徽的知名玩家——妙唱和趣唱,于 7 月份前后分別獲得了單筆達 1.3 億元的融資。

圖片來源:天眼查

公開信息顯示," 妙唱 " 成立于 2018 年 10 月,是安徽妙唱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共享 KTV 服務品牌。就目前來看,以 KTV 為原型,通過 " 共享 + 售賣 " 的理念來觸達目標群體,妙唱在全國范圍內的粉絲數已經突破百萬。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筆融資之前,妙唱已經于去年 5 月獲得了首筆 500 萬的天使輪融資。根據規劃,接下來的重心將會在行業內持續深耕,擴大品牌知名度

另一家品牌 " 趣唱 " 同樣來自于安徽,成立于 2019 年 7 月。雖然是首次獲投,但趣唱計劃將獲得的資金繼續進行 KTV 產品等智能設備的研發并擴大生產。預計在 2023 年下半年,將會推出新的智能 K 歌設備。

從股權結構來看,兩大共享 KTV 品牌并沒有直接關聯。但能夠在 7 月份雙雙獲得融資,也足以把大多數人的目光重新吸引回來,而這背后所代表的恰恰是線下娛樂消費場景的復蘇。

據燈塔專業版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24 日 12 時 59 分,2023 年暑期檔 ( 6 月 1 日 -8 月 31 日 ) 總票房(含預售)突破 195 億,比疫情前的 2019 年所交出的成績還要好。

圖片來源:燈塔專業版官方微博

除此之外,平均每場電影的上座率也達到了 12.2%,超越疫情這幾年沒有懸念,同時也超過了 2019 年的暑期檔整體水平。

當然電影市場的復蘇只是表現之一,在線下包括餐飲店、酒店、露營場地等,只要趕上節假日就能上演 " 一位難求 " 的盛況。前不久淄博燒烤的火熱," 月薪 2 萬住不起漢庭如家 " 等熱搜,多少都有所印證。

正因如此,線下休閑娛樂場景的復蘇也帶動了共享 KTV 點唱機。在廣東等地甚至有不少品牌開始聯合線上音樂平臺,還包括多家電視臺等,積極搶占前幾年受壓制的消費點位。

簡言之,只要面鋪得夠廣,抓住那些對唱歌有便捷性和個性化要求的目標消費群的機會就更大。

從 " 黯然退場 ",到 " 卷土重來 "

巔峰時期的共享 KTV 究竟有多火?事實上,從 2016 年下半年開始共享概念不斷升溫,共享 KTV 也隨之出現。

包括友唱、WOW 屋、咪噠等商家,接連出現在餐廳、影院等多個場景,而在當時入局的數十家相關企業當中有不少都拿到了千萬級別的融資。在這之后只經過了一年時間,迷你 KTV 的運營商就突破了百家之多

玩家不斷涌現的共享 KTV 市場,規模也在持續放大。根據當時艾媒咨詢的數據預測,2017 年國內線下迷你 KTV 的市場規模就有 31.8 億,相較 2016 年增長 92.7%;到了 2018 年這一規模有望持續擴大到 70.1 億,增長率更是高達 120.4%。

圖片來源:艾媒咨詢

然而共享 KTV 的風來得快,去得也快,沒過多久熱潮就消退了。雖然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不過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盈利困難

首先最初的共享 KTV 主要以兩平米的玻璃房為主,放在各大商場原本就有對應的租金需要繳納,每月的租金少則大幾百,多則上千元。

其次是難以估量的運營和設備維修成本。設備擺在商場顯然需要人力成本進行維護,同時因為是共享屬性,像麥克風、桌椅、顯示屏也經常會出現損壞現象。

圖片來源:友唱 bar 官方微博

彼時就有加盟商表示,自己花費 10 多萬購買共享 KTV 設備,結果每天的收益只能覆蓋商場租金,根本就沒有利潤空間。

除此之外,對消費者而言,在首次嘗鮮之后,也很少會主動選擇反復體驗。

以曾紅極一時的咪噠為例,單曲價格收費 8 元、30 分鐘收費 50 元、一小時則要 90 元,這一價格標準比大多數量販式 KTV 還要貴出兩三倍。

況且,在一個最多只能容納兩人的小小玻璃房內,唱歌原本該有的社交屬性也被抹除了,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靠資本市場催熟的共享 KTV 走向沒落。

不過,最近先后獲得融資的妙唱和趣唱這兩家共享 KTV 品牌,和以前的模式略有不同。雖然給人一種 " 新瓶裝舊酒 " 的感覺,但他們所推出的開放式共享 KTV 契合了人們唱歌最核心的" 社交 "需求

區別于在商場擺設的玻璃房 KTV,妙唱和趣唱的設備外形更像是點唱機或者自動販售機,而且更多出現在酒店、餐飲門店內以及其他社交化場景中,不作為單一的業態出現,而是同其他業態組合出現

圖片來源:妙唱官方微信平臺

試想在酒店聚會的包廂里,有一臺可以靈活移動的共享 KTV 設備,掃碼唱上一首經典曲目,立即就能將氣氛烘托到高處,甚至還為單調的包廂帶來新的娛樂方式;在廣場舞的街頭和公園,輕輕一掃高歌一曲,也能很快獲取其他人的認同感。

靈活和社交只是這兩家共享 KTV 品牌的優勢一角,投入成本低也是很多入局者關注的重點。有代理商表示,一臺可移動的共享 KTV 設備,硬件成本可能還不足千元。

本質上來看,妙唱和趣唱走得都是輕資產模式再加上自身多產品多樣化的布局方式,能夠時隔多年再次拿到融資也就不足為奇了。

線下渠道爭奪才是關鍵

不得不說,共享 KTV 出現的時機很巧妙。一面是傳統 KTV 行業陷入固化的瓶頸期,一面是 " 報復性經濟 " 復蘇,借助場景消費的東風起飛。

傳統 KTV 式微,并不代表著人們對音樂的需求降低。疫情期間有線上 K 歌軟件,讓人們想唱就唱;疫后 LIVEHOUSE。在這兩者的縫隙間,仿佛萬般場景皆可適配的共享 KTV 應運而生。

盡管場景不同,共享 KTV 似乎扮演著 " 加點彩頭 " 的角色。部分景區 / 酒店開始嗅到了共享 KTV 所帶來的甜頭。

為了進一步把人流量轉化成收益,景區 / 酒店充分利用場景的獨特優勢,推出共享 KTV 等自助項目,打造吃、住、行、游為一體的模式。

不可否認,眼下的共享 KTV 項目的確抓住了這一群體,同時也有著不同于早期迷你 KTV 獨特的盈利方式。

用戶通過掃碼使用設備將會被收取一定的租用費用,若通過共享租賃的方式則能從代理商投放廣告獲取收益,一次性買斷也能夠為共享 KTV 企業賺取銷售機器的利潤,此外還可將設備直接向 C 端進行銷售等等。

根據公開數據,共享 KTV 主要按照時間付費,一小時 19.9 元、29.9 元等,不同地區價格略有區別。和共享充電寶類似的是,通過微信或者支付寶掃碼,信用分較高的用戶還能享受到免押金服務。

圖片來源:妙唱共享科技微信公眾號

需求端火爆、行業內也有著自己的定價標準,但對共享 KTV 品牌而言,靠打價格戰絕對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非理性操作。更核心的點,或許應該放在對于線下渠道的爭奪上,畢竟鋪設線下渠道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首先來看商用客戶,這是大多數共享 KTV 品牌能夠在成立之初站穩腳跟的關鍵。

以近期剛獲得融資的妙唱科技為例,早在 2020 年妙唱就發布了第一代產品 "A100 貨柜款 "。憑借持續的研發投入,這款產品幫助妙唱科技在 2020 年拿下了一家在國內知名的連鎖餐飲品牌,并部署了上千臺機器。

除了連鎖餐飲品牌,包括連鎖酒店在內以及極具個性化的民宿、農家樂、戶外露營等場所,其實都是共享 KTV 潛在的商用客戶,有待持續挖掘。截止到目前,妙唱科技公布的線下渠道已經覆蓋了上百個城市和地區。

如果把視角轉到家庭用戶,共享 KTV 的用武之地可能不會如預期中的那么多。

原因在于,如今多媒體設備的發達和不斷涌現的線上 K 歌平臺。在家里想實現 KTV 的效果其實很簡單,有一臺不錯的音響,再買兩個話筒,叫上三五好友就能把家變成大型 KTV 現場。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人們對娛樂方式的需求變得更加短促、高效;人們似乎沒有更多時間和耐心再去實現 " 上半場吃飯,下半場去 KTV" 的行程,及時性娛樂的需求迫切顯現。

總體來說,共享 KTV 市場有進一步火熱的趨勢,但很多消費者心中仍有疑問:真的有人花幾十塊錢在公開場合當眾唱歌嗎?一臺小小的可移動設備音質到底怎么樣?還不如直接去 KTV 來得過癮 ……

伴隨著線下娛樂的回歸,種種疑惑還在等著共享 KTV 們給出答案。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