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電動車頭盔整體質量堪憂 一摔就裂的頭盔該盡快滾出市場

2021-11-23 16:00:39來源:楚天都市報  

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日前專門針對電動車頭盔進行了比較試驗,測試的是目前銷量靠前的十款產品,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10款樣品中有4款不耐摔,6款束帶質量差,部分頭盔甚至一摔就裂。

騎電動車戴頭盔有多重要?我國每年有6萬多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兩輪車騎車人占比超過41%,在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如果能夠正確地使用頭盔,就可以在受到撞擊時吸收沖擊能量、減輕對頭部的傷害,也就是說,結實耐撞應該是頭盔最重要、最基礎的特性之一。

但是,消委檢測的結果卻讓人很驚心。市場上最為暢銷的產品,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幾率卻如此之高,而且都是缺少發泡材料緩沖層結構,連接件撕裂或系帶過度伸長這樣非常“致命”的問題。這樣的質量缺失會導致什么后果呢?一旦發生車禍,頭盔要么就是直接碎裂,要么就是飛出去了,根本無法發揮對于頭部應有的保護作用,也就是說,消費者花錢買了個“擺設”。

這樣糟糕的檢測結果,不但很危險,而且很尷尬。因為,現在為了更好地實施電動車管理,交管部門對于佩戴頭盔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還一度引發電動車頭盔的漲價潮。結果,頭盔的價格是漲了,安全性能卻不過關,這不是坑人嗎?

有觀點認為,電動車頭盔之所以整體質量堪憂,是因為缺乏強制性的國家標準,但這僅僅是一方面。安全應是所有產品的底線,電動車頭盔的主要功能就是保障安全,即便當下沒有國家標準,生產廠家也應以能守護安全為最基礎的標準。市面上的電動頭盔耐不耐摔,合不合格,這個檢測不應該是由消委來做,更不應讓消費者拿生命安全去做“實驗”,市場監管部門應該在生產源頭就嚴格把好關。讓質量不合格、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的產品成為暢銷產品,不僅是廠家沒有良心,監管也難辭其咎。

今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開始對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擬立項強制性標準公開征求意見,也就是說,國標已經在路上了。這當然是件好事,但是標準是寫在紙上的,能不能落實到每個產品上,還是要看監管的力度。目前,全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經超過3億輛,每一個駕駛者都需要一頂質量過硬的頭盔,這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是交通安全的守護底線。

唯有讓一摔就裂的頭盔滾出市場,才能讓電動自行車騎手嚴格戴好頭盔的要求落在實處,實實在在地降低事故風險,為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聲 音

《消費日報》:只有國家盡快出臺相關標準、監管部門嚴格監督管理、企業生產嚴格執行標準的三者統一落實,才能讓我國電動自行車頭盔市場向好向快發展,才能切實地保障騎行者的權益。(屈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