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立體車庫難進老舊小區 武漢立體車庫遭遇冷暖兩重天

2021-11-23 15:56:49來源:楚天都市報  

有市民近期向極目新聞記者反映,所在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建造,停車問題成了老大難,能否在該小區建立體停車庫。

連日來,極目新聞記者探訪武漢多處立體車庫發現,在部分商圈、醫院及政府機關單位,立體車庫利用率非常高,但在原本車位緊張的老舊小區卻難以落地。

此外,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不少已建好的立體車庫卻處于停用狀態。

兩難處境 立體車庫難進老舊小區

“老舊小區停車問題突出,但立體車庫的落地難度卻不小。”杭州西子智能停車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是最早一批在武漢修建立體停車場的公司,其負責人葉承安無奈地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雖然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大幅簡化了對立體車庫的審批手續,但由于場地、資金以及業主意見是否統一等問題,目前在武漢的老舊小區建設立體車庫還是有一定難度。

據其介紹,該公司目前在漢項目約有40個,主要分布在政府機關和商圈,而在老舊小區加裝立體車庫的案例卻幾乎沒有。

葉承安回憶,曾有一個小區找他建設立體車庫,合同都簽好了,最后卻因為一些業主堅決反對,只好作罷。

同樣的尷尬,其他企業也遇到過。

據了解,2015年,在位于漢口后湖的某小區,湖北眾達智能停車設備有限公司利用原有的垃圾場,建造了一個能提供30余個車位的立體車庫。然而,車庫建好后,卻有長達半年的時間屬于完全閑置狀態。“小區有上千戶,規劃停車位有約500個,缺口很大,但居民們寧愿把車停在馬路邊也不停進立體車庫。”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周平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由于立體車庫需要定期維護,且需要一定的電費,所以每月收取的停車費比普通車位貴出100元,這是導致居民不愿來此停車的一個原因。另外,居民的接受度也是一個原因。“很多人出于各種顧慮,不愿意把車停在那么高的地方。”直到去年,該車庫的利用率才逐漸高了起來。

那么,老舊小區如果想建立體車庫,需要經過哪些流程呢?極目新聞記者多方打聽了解到,如果小區業主意愿比較統一(超過2/3業主同意),可由物業或業委會委托立體車庫的施工單位出具工程建設方案,并上報區規劃局或建設局,由該規劃局或建設局提請所在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對工程建設方案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即可開工建設。

尷尬現狀 近三成立體車庫停用

記者在天眼查上以“立體車庫”為關鍵詞搜索,共找到近1.7萬條相關結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武漢市登記的機械式停車設備共計14408臺(不含未檢驗),其中9500多臺處于在用狀態,還有近5000臺處于停用狀態,占比近三分之一。

11月11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來到位于江漢三路的長盛大廈。大廈一側,一棟藍色的停車樓顯得十分醒目,其外墻上有“長盛車庫”四個大字。然而,記者圍著該大廈轉了一圈,卻沒找到該車庫入口。后來,在當地居民指引下,終于在路邊看到一個不起眼的卷閘門。門上方的招牌字已被拆除,只能依稀辨認出“自動車庫入口”等字樣。其旁邊的玻璃窗上,還有一個藍色的“P”字。記者抬頭看到,緊挨著車庫的居民樓有9層,停車樓比居民樓還要高出三分之一。

“地下挖了17米,地上又建這么高。聽說建這個車庫的老板投資了幾千萬,到現在還收不回來。”該居民告訴記者,這棟停車樓已經建成多年,但建成沒多久就停用了,一直荒廢在這里。

好好的車庫為何停用?居民指著長盛大廈兩端的位置,說:“這邊是江漢路步行街,車子不能走;那邊是保成路夜市,一到下午5點就堵得水泄不通。兩邊都堵死了,車怎么進出?”

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由于選址或建造、維護等問題,目前武漢有不少立體車庫處于停用或半停用狀態。

在后湖某小區,開發商在地下車庫內曾建造了兩層立體車庫,但由于設計的車位過窄,很多車主停不進去,導致車道上停滿了車,車位上卻是空的。目前,該立體車庫已被拆除。

在位于團結大道的金地廣場,極目新聞記者看到,其地下停車場安裝了兩層高的立體車庫,但車輛均停放在下面一層。“即使下面的車位都停滿了,也停不上第二層。”一位車主說,他來這里很多次,從來沒有見過車庫第二層停放過車輛,也不知道怎么停上去。

“由于原有建筑的柱網間距尺寸與立體車庫設備所需空間不符,導致車位過窄,這是目前很多立體車庫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立體車庫的選址、設計、工程質量,以及后期運營維保狀況,都會影響立體車庫能否長期使用。”武漢停車行業協會專家組成員師好禮分析說。

別樣境遇 鬧市商圈里頗受歡迎

11月12日下午,在武漢市洪山區政務中心,前來辦事的張先生徑直將車開進一幢白色的停車樓。

倒車入庫、拉閘鎖車后,他下車走到車庫門口,在電子屏上觸摸點擊存車按鈕,確認車牌及多條安全選項后,點擊確認按鈕。車庫門徐徐關閉,他的愛車將由智能系統運送到車庫內的某個停車位。

“在這寸土寸金的鬧市中心,停車成為開車族最頭疼的事,有時候為找個停車位要在周圍轉上好幾圈。”張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經常開車來這里辦事,自從這個立體停車庫建成投入使用后,方便了很多。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立體車庫有33層高,共有三個區,每區可停放64輛車,共有192個車位。其中,156個車位適合停放小轎車,36個車位可停放SUV這樣的較大型車輛。用戶取車時,只需在門口的顯示屏上輸入車牌后五位并點擊確認車牌,車輛就可從樓上傳送下來。整個過程約兩分鐘。

“這里停車時間不足3小時是免費的,所以來附近辦事的人偶爾也會將車停在這里。”保安湯師傅介紹,該車庫車位充足,一般都能滿足停車需求。記者留意到,在每個車庫門前都有一個電子顯示屏,實時顯示剩余車位數。

在位于漢口勝利街的金濤五福大廈,負責立體車庫運營維護的是杭州西子智能停車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負責人葉承安告訴記者,這里是老城區,原本規劃的停車位遠遠無法滿足車主停車需求。該車庫于2019年建成使用后,可提供約240個車位,大大緩解了停車問題。

根據交管部門數據,截至2020年12月,武漢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81萬輛。停車難、停車場建設用地少,已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在寸土寸金的鬧市區,用原本僅能停十余臺車的有限空間,通過“上天入地”的方式,可建上百個車位,這種優勢讓立體智能車庫在機關單位、商圈、醫院中的利用率相對較高,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鬧市區停車難問題。(劉冬莉李輝 張潔 王樂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