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全球礦產資源競爭加劇 資源型企業莫忘“未雨綢繆”

2022-08-19 08:58:16來源:城市金融報  

近期,大宗原材料價格呈現出較大的周期性波動,有色金屬由于具有金融屬性,表現出更強的敏感度和更大的波動性。這就要求資源型企業必須有晴天備傘的思想,特別是在全球礦產資源競爭日益加劇的大環境中,更要在好年景多算長遠賬。

資源型企業作為我國宏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伴隨著對礦產資源的大規模開發或利用,資源型企業出現了資源耗費、產業結構單一、生態環境破壞等諸多問題。

長期以來,由于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強,“看天吃飯”成為資源型企業最突出的特征。市場行情好,可以賺個盆滿缽滿;市場低迷,則面臨巨大虧損。市場曲線不是人工繪圖,盡管行業、企業期盼市場平穩運行,但實際上在錯綜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下,資源型行業很難長期保持平穩的理想狀態。

一方面,企業要有供應鏈的危機意識。供應鏈是資源型企業的生命線,能在市場出現大幅波動中掌握主動的,無不是能夠保持供應鏈穩定的企業。比如,近幾年,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鎳鈷鋰資源作為新能源動力電池的主要原料,因需求旺盛,導致原料供應緊張、價格上漲。我國一些企業在資源獲取及開發方面布局較早,就可以避免市場波動帶來的重大影響。

另一方面,企業要有產業鏈的戰略意識。資源型企業通常處在較長的產業鏈中,從資源開采到冶煉加工,再到終端市場應用,每個環節的價格波動都會對產業鏈上企業造成影響。近年來,有不少企業通過全產業鏈布局應對市場環境變化,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的廣度和深度,增強抗風險能力。比如,我國最大鎳鈷生產企業金川集團,近年來深化以產、供、銷為依托和以上中下游產業鏈為承載的雙向循環系統,較好處理了資源的有限性和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之間的矛盾。

其次,深入開展技術創新。隨著自然資源的開采消耗,資源型企業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減少資源不可持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企業應通過不斷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和運行機制,不斷提高自身科技創新水平和效率:一是健全和完善企業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二是加強企業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三是加大投入,加強產學研聯合。

最后,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資源型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在發展思路上徹底改變重速度、輕效益,重外延發展、輕內涵發展,片面追求產能、收入增長,忽視資源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傾向,堅持資源開發和節約并舉,注重環境保護與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大宗原材料價格市場波動,對資源型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只有確保供應鏈、產業鏈安全,鍛造更強韌性,才能在市場低迷時采取更充分的應對,掌握更多話語權和主動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