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小小向日葵 開出“致富花”

2023-04-19 09:26:56來源:包頭新聞網  

“別看瓜子小,帶來的卻是大收益!”在固陽縣西斗鋪鎮紅泥井村,蘭海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海龍提到自己的產業,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走進合作社,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勞動畫面。在自動化設備前,工人們有序地進行葵花脫粒、篩選、打包、裝車……“我們一年的葵花籽產量在7000噸左右,這些葵花籽早有了‘婆家’,其中天津岳城食品和洽洽兩家穩定供貨的食品生產廠家今年的訂單是5000噸?!备吆}埥榻B。

工人們正在裝運葵花籽。


(資料圖)

7000噸?葵花種植應該不是固陽的傳統產業吧?貨源哪里來的呢?對于記者的疑問,高海龍談起了自己的創業經歷。

“我是土生土長的固陽人,從小就知道,得益于固陽地處北緯41°黃金緯度帶的地理和自然氣候條件,固陽產的馬鈴薯、莜面、紅皮小麥、菜籽油非常受城里人的歡迎。我一直在琢磨,種其他經濟作物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效果?”2017年,高海龍帶著疑問在紅泥井村試種葵花,從此便打開了產業致富的“新大門”。當年試種的300多畝葵花莖稈粗壯、葵盤大、籽粒飽滿、口感清香,高海龍親切地稱之為“美葵”。

“第一年就成功了!收購商非常喜歡我的葵花籽,還商量著能不能提前預訂?!睂τ诘谝荒甑某晒?,時隔六年,高海龍仍記憶猶新。就這樣,高海龍開始擴大種植規模,并成立了合作社,帶領村民們一起賺錢。

“我現在是‘雙份收入’,我們兩口子在縣城務工,合作社承包了我的100多畝土地種葵花,旱地改造成水澆地,承包費也由每畝20元提升到200元!”村民郝寶軍說。

在紅泥井村,記者看到了和以往農村不一樣的場景,種田的大多是年輕人,“我是前年從城里返回來的,像我這樣返鄉承包土地種地的年輕人村里確實多,我們既有可觀的收入,還能在家中陪伴父母。”對此,返鄉青年范強說。在高海龍和他的合作社的帶動下,流轉承包土地,集約化、規?;N植,已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新門路。

對于村內能力較差的脫貧戶或困難戶,到合作社賒銷種子化肥,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成為了常態。2020年,合作社承包了村集體經濟項目糧油交易市場,不僅解決了村集體經濟的收益問題,還解決了村里10余人的就業問題。

對于今后的發展,高海龍早已做了規劃?!斑@幾年,我還試種了黃芪,品質也非常好。今年我打算規模種植,同時進一步拓展葵花和固陽農副產品市場,把咱固陽大地上生產的好物讓更多人知道?!?/p>

(文/記者:李楷謹;圖/通訊員:邸麗佳;編輯:吳存德;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