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五鄰”文化繪就鄰里共治“同心圓”

2023-08-14 08:25:02來源:包頭新聞網  


(資料圖片)

青山區先鋒道街道以“黨建引領、資源整合、共建共享、服務民生”為目標,整合轄區非公企業和新社會組織、青年社團等資源,成立“睦鄰黨建聯盟”,創新推行睦鄰黨建、惠鄰聯盟、親鄰議事、友鄰項目、樂鄰文化的“五鄰”文化,形成“黨建+治理+服務”的融合型大社區大單元治理模式,增強居民融合度和向心力。

睦鄰黨群“服務圈”,發揮各小區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鼓勵社區治理能人按照各自專業特長,組建睦鄰特色服務隊,依托每月“睦鄰節”及小區固定便民服務日,有針對性地開設服務項目。

惠鄰聯盟“朋友圈”,做好黨群共建服務與居民需求的精準對接,成立“睦鄰黨建聯盟”,吸納140家成員單位,實現服務聯動、資源共享。“睦鄰節”品牌將內蒙古新工創業發展集團、王府井百貨青山店等11家單位納入“睦鄰合伙人”,吸收189名社區能人、樓棟長和單元長為“睦鄰管家”,實現了抓黨建、促鄰里、抓鄰里、促治理。

親鄰議事“治理圈”,堅持黨建引領,打造一批具有先鋒特色的睦鄰議事品牌。哈達社區“吐槽大會”、青園社區“青聽零距離”小院議事會等議事品牌的運行,實現聽鄰意、解鄰困、聚鄰心。目前,共收集各類群眾意見420條,形成100件“睦鄰實事項目”。

友鄰項目“蓄能圈”,今年,先鋒道街道及四個社區推出“你好,社區”便民生活圈聯動服務、“蛋糕俠”暖心接力公益服務等黨建“微實事”項目,同時推出6項人大民生實事項目、10項政協“面對面好商量”項目。積極爭取青馬“領航計劃”“青山樓宇有個圈”青年自助共享項目等區級資源向社區延伸,為轄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及居民提供個性化服務30余場次,惠及各類群眾兩萬人次。

樂鄰文化“融合圈”,聚力打造有溫度的“睦鄰文化”陣地,創新實施“睦鄰節”品牌活動。首屆“睦鄰節”啟動以來,開展納新納青公益服務、520后備箱集市等主題活動5期,惠及商家500余家,參與志愿隊伍68支1200余人,居民達2萬余人,轄區居民受益各類資源價值35萬元,在全區乃至包頭市范圍內起到了積極示范引領和推廣作用。

(記者:姬卉春;實習生:李星宇;編輯:吳存德;校對:王振偉;審核:王雪仙)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