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弘揚蒙古馬精神|優化創新生態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2023-08-22 07:35:46來源:包頭新聞網  

今年以來,我市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城市發展的基本戰略,不斷改進服務模式,優化創新生態,一切圍繞企業這個創新主體轉,主動上門送政策、送服務、問需求、解難題。

科技體檢、科創會客廳、科技特派員系列活動應運而生,鎖定引導企業引進一個專家團隊、建立一個研發機構、選投一個戰新產業、開發一組新產品"四個一"目標,政企學研共同奔赴,為包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創新動力。

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的大型生產車間內,一臺臺單晶爐高高聳立,日夜不停地運轉,爐旁的監控設備綠燈常亮,電腦屏幕實時顯示爐子運行狀態。幾名工人開著電瓶車穿梭在爐間,巡視設備運行、拉運物料,秩序井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去年公司實現產值200多億元,隨著增資擴產和快速成長,目前共有研發項目23項,已申請專利86項,科研人才需求量很大。市科技局進企業開展科技體檢,幫我們緩解了人才缺口問題。”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產品主管萬軍軍說。

通過科技體檢,我市為雙良對接“科技興蒙”相關優惠政策,推動雙良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落地建設,并在人才引進方面出謀劃策、廣開“才”路,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今年底,公司50吉瓦單晶硅項目將建成投產,萬軍軍覺得科技體檢對企業與政府部門形成良好溝通及項目建設的支持效果很明顯。

不止雙良,內蒙古北科交大機器人有限公司也嘗到了科技體檢的甜頭。

北科交大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與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著名高校院所合作廣泛,為鋼鐵、有色金屬、稀土新材料、風電、光伏、汽車零部件等行業研發了多款機器人系統。但因缺乏與本地企業有效溝通渠道,初來包頭時也曾水土不服。

“包頭客戶不知道我們的高性能機器人產品,反倒舍近求遠,去北上廣深地區求購。”談到被忽視的感覺,北科交大總工程師虞軍深感無奈。

困境中,科技體檢活動為北科交大幫了大忙。科技部門牽線搭橋,北科交大結識了弘元新材料、晶澳科技等本土潛在客戶。北科交大針對光伏企業研發了一款裹氈機,把勞動強度從3名工人降至1人,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環保系數。目前,5臺裹氈機已在弘元新材料投入使用,雙良、阿特斯、晶澳等企業也在洽談購買。

除了幫公司在包頭打開銷路,科技體檢活動還幫北科交大積極申請科研經費。“我們在包頭投入的科研項目比較多,有了資金支持,公司會加速研發,讓更多本土企業早日享受到定制化機器人服務。”虞軍說。

今年以來,我市組建由市區兩級科技管理部門、科技服務機構、行業專家組成的10支科技體檢工作組,對規上工業企業開展全覆蓋科技體檢。截至7月上旬,分三批完成了462家(首批100家、二批170家、三批192家)入企體檢工作,幫助企業梳理挖掘需求627條,出具體檢報告462份,導入專家129人、對接科技成果96項,達成合作簽約意向28項,效果良好。

“科技體檢、科技特派員入企業,讓企業不出家門就感受到創新的活力,有效傳遞了市委、市政府為企業發展切身著想、服務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真誠和決心。”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楊軍說。

同時,通過聘請專業科技服務機構,對企業知識產權、研發投入、產品指標、營收狀況及企業所處行業等五項指標進行專業化綜合分析,提出“量身定制”的解決建議,得到企業家普遍肯定,成為助力打造“包你滿意”“包你放心”一流營商環境的有力舉措。

在政企學研一次次思想碰撞中,企業崇尚創新、搶抓發展機遇的意識得到有效增強,與高校、院所、中介服務機構對接開展合作的主動性明顯增加。今年以來,我市已有12家企業提交創建創新平臺的申請和計劃,包頭北方啟川科技創新園吸引53家創新主體入駐,與18家外部機構實現了鏈接服務。

邊“檢”邊“解”,科技部門針對企業提出的共性問題,已舉辦8場“科創會客廳”專題對接活動,幫助包頭企業的25個項目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大連理工等達成合作意向。

大地熊公司引進北京工業大學岳明團隊共建先進磁性材料院士工作站,改變釹鐵硼永磁材料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情況。西安交大劉立軍團隊與美科硅能源公司合作解決“超大型單晶爐能耗問題”,改造完成后預計每年節電8515萬度、節能10%以上;包頭常鋁北方鋁業對接上海交通大學李德江團隊的軋輥激光表面稀土合金化技術,可使鑄軋輥使用壽命提高2-3倍以上,預計年節約成本800萬元……“一對一”解決企業個性需求蔚然成風,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契合、再契合。

一項項助力企業的體貼服務,一個個鼓勵創新的務實舉措,就像是包頭政企學研高效溝通的一座橋梁,激蕩起科技創新的無限活力,為推動包頭重回歷史最高水平,重振包頭雄風注入了強勁動能。

(記者:郭健;編輯:吳存德;校對:王振偉;審核:王雪仙)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