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氣化加速推進 主機廠加速擁抱固態電池
全球電氣化加速推進,各大主機廠將下一代電池技術瞄準固態電池。
外媒報道稱,現代汽車已投資約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入股美國固態電池公司麻省固能(SES)以研發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
現代汽車計劃在2025年試生產配備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2027年部分批量生產,在2030年左右實現全面批量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現代汽車在固態電池方面的首次投資布局。
早在2018年,現代還投資了另一家固態電池公司Solid Power,該公司也獲得了寶馬和福特的投資。2020年10月,Solid Power宣布生產和交付第一代2Ah的全固態電池(ASSB),能量密度達到320Wh/kg。
除了上述主機廠之外,包括大眾、通用、豐田等國際主機廠也在積極布局固態電池的研發和量產應用。
其中,通用汽車早在2015年投資了SES,此后一直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
近期,外媒報道稱,通用與麻省固能(SES)達成合作,雙方計劃在SES的工廠內建立一條生產線,并且在2023年之前推出原型電池。
同時,未來基于Ultium電池組的車輛將使用通用與SES共同開發的技術,今年第三季度通用旗下GMC品牌將推出電動版悍馬皮卡,該車將成為首款使用Ultium電池組的車型。
大眾則投資了另一家美國固態電池公司QuantumScape。截至目前,大眾汽車在QuantumScape上的投資總額已達到了3億美元(19.65億人民幣),已成為該公司最大的汽車股東。
今年2月,QuantumScape宣布在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市建設名為QS-0的試點工廠。此外,QuantumScape還將與大眾共同建造第二家名為QS-1的試點工廠。該工廠計劃將產能從1GWh擴展至21GWh以進行批量生產。
豐田此前計劃將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首次亮相其固態電池原型車,2025年初步實現固態電池的小規模量產。
而在國內,蔚來汽車推出了150KWh的電池包,將采用固態電池技術,360Wh/kg超高能量密度最高續航可達1000km以上,預計在2022年四季度開始交付。
從上述布局來看,各大主機廠對固態電池的研發和量產時間都比較明確,都將固態電池作為其下一代動力電池的主要技術路線。
從產業化情況來看,上述主機廠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布局也存在一些共同點:
一是主要通過入股投資固態電池企業或與其現有電池供應商合作,聯合開發固態電池技術。
隨著電氣化進程加速推進,各大主機廠都制定了明確的電氣化目標,而為保障電池供應穩定和提升市場競爭力,主機廠都在積極研發新型動力電池技術,投資固態電池公司以及和現有電池供應商聯合開發,成為主機廠研發固態電池的主要路徑。
二是制定明確量產時間表,但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還有一定距離。
上述主機廠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布局都比較早,整體來看目前還處于研發測試階段。盡管都制定了明確的固態電池裝車應用時間,但主要集中在2030年前后,這意味著固態電池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還存在一定距離。
除了上述固態電池公司之外,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蜂巢能源、贛鋒鋰電、清陶、衛藍等中國電池企業也在積極研發固態電池,商業化應用時間集中在2025-2030年。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