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普利司通陸續關停海內外工廠 提升汽車座墊集中化生產程度

2021-10-13 15:30:06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作為世界輪胎業三巨頭之一,普利司通正在陸續關停海內外工廠。

近日,普利司通宣布,將于2023年第四季度,關閉其位于日本埼玉縣的上尾工廠。而就在今年6月,普利司通關閉了日本騎西工廠,并將一家中國廣東子公司出售給一家臺灣化工集團。以上這些都是普利司通2021~2023年中期事業規劃的一部分,目標是將其全球約160個生產基地削減四成。

海內外關廠出售

普利司通的此次舉動,意在提升其汽車座墊的集中化生產程度。目前,在日本本土,普利司通共有4家工廠負責生產汽車座墊,分別是子公司普利司通Chemitech旗下的埼玉縣上尾工廠、山口縣防府工廠、三重縣名張工廠,以及子公司普利司通化成品旗下的佐賀縣島棲工廠。

經過權衡后,普利司通決定關閉埼玉縣上尾工廠,截至今年9月底,該工廠共有63名員工。工廠關閉后,上述員工將被調配到普利司通Chemitech旗下的其他工廠工作。

上尾工廠的關閉,只是普利司通“瘦身”計劃的一環。就在今年6月,普利司通關閉了位于日本埼玉縣加須市的騎西工廠,該工廠負責生產自行車。工廠關閉后,相關生產被轉移至普利司通的其他中國和日本工廠。

同樣是在今年6月,普利司通宣布,重組在華合成橡膠業務,將其生產乘用車輪胎合成橡膠的子公司——普利司通(惠州)合成橡膠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出售給李長榮化工公司(LCY Chemical),后者是位于中國臺灣的一家化工集團。這筆交易計劃今年12月14日之前完成,金額不對外公布。

當然,遭遇關停或出售命運的,基本上是普利司通的非核心業務和低利潤板塊。例如,普利司通去年年底關閉了位于南非伊麗莎白港的一家卡客車輪胎工廠,受經濟萎縮、廉價進口產品涌入、整個輪胎行業變化等因素影響,這家擁有80多年歷史的輪胎工廠已無利可圖,最終不得不結束運營。還有一家位于法國北部,負責生產小型車輪胎的貝蒂納工廠于今年4月底關閉,該工廠由于中國等新興企業的進駐面臨激烈競爭,收益能力下降。

另外,普利司通計劃到2022年底退出卡丁車輪胎領域,終止卡丁車賽車輪胎的供應與生產。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卡丁車輪胎市場規模對品牌價值貢獻有限。普利司通美洲公司的一個業務部——凡士通建筑產品公司(FSBP),也以3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建材廠商拉法基豪瑞集團。

通過一系列業務出售或工廠關閉的舉動,普利司通希望盡可能削減成本,舍棄非核心及邊緣化業務,提升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從而打造一個“強大的”普利司通。而這,正是其中期事業規劃的目標所在。

米其林向左,普利司通向右

如此大規模的業務調整,與普利司通近年來的業務表現不無關系。在疫情之前,全球汽車市場已經開始出現低迷態勢,普利司通的營收和利潤出現下滑。到了2020年疫情暴發,市場需求急劇下滑,全球輪胎市場再次陷入低谷。在這一年,普利司通的營收出現了兩位數下滑,凈虧損23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這也是普利司通近70年來的首次虧損。當然,同行米其林、固特異等輪胎巨頭的業績降幅也不小。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輪胎企業已經開始有意識地調整公司布局和戰略,并走向了不同的方向,米其林和普利司通就是一對典型的例子。米其林在今年4月公布的2030年戰略規劃中提出,降低輪胎業務的比重,新增服務與解決方案、柔性復合材料、醫療設備、金屬3D打印、氫能移動出行五大領域,到2030年將非輪胎業務的營收占比提升至20%~30%。米其林高管認為,疫情后的新出行趨勢和電動汽車市場的加速增長,將給該公司帶來真正的增長機遇。

與米其林的積極擴張相比,普利司通在今年2月公布的中期事業規劃,彰顯出了典型的日本企業謹慎的風格。普利司通的選擇是通過瘦身、精簡、再重組的方式,舍棄邊緣化或低利潤的業務,強化及優化核心的輪胎業務,提升輪胎業務的權重。

從最新業績來看,隨著全球輪胎市場需求的恢復,普利司通也已經逐漸從疫情中得到復蘇。今年上半年,普利司通的營收達到15687.8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00億元),同比增長24%,且超過了米其林的11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30億元)。

眾所周知,米其林在2020年反超普利司通,奪得輪胎行業第一的寶座,而從兩家巨頭今年上半年的營收來看,還是普利司通略勝一籌。至于兩大巨頭面向未來的戰略決策誰更有效,還有待時間來檢驗。

(張冬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