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微型電動車扎堆 A00級電動車市場潛力有多大?

2022-01-11 16:04:01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難道令汽車界聞風喪膽的“皮尺部”又重出江湖了嗎?近日,有媒體報道,自從五菱宏光MINI EV火了以來,這款神車的跟隨者就不斷增多。部分車型采用了與之相似的造型、起了相似的名字,甚至直接照搬其供應鏈,“五菱萌主”疑似被“復制”。

五菱一騎絕塵,占盡優勢

五菱宏光MINI EV自2020年7月問世,便憑借小巧可愛的造型和親民售價火速出圈,精準引爆消費者對微型電動車的需求,讓人們一下子就實現了買車自由,也被網友稱為“人民的代步車”。

作為2020年最大黑馬,五菱宏光MINI EV在2021年一騎絕塵,上市至今銷量已經突破55萬輛,2021年1月、4月、7月、8月、10月五度登頂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且連續16個月穩居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冠。力壓特斯拉Model 3,成為最暢銷的新能源汽車,五菱宏光MINI EV可謂創造了奇跡。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新能源汽車分會會長、中海同創創始人李金勇分析五菱宏光MINI EV成功的原因,其一,是強大供應鏈帶來的低成本,以每年銷售百萬級的燃油車供應體系為支撐,五菱有足夠的底氣拿到很低的配套價格。其二,MINI EV與五菱宏光品系車型渠道重疊,以百萬級渠道為基礎,銷售自然水到渠成。其三,五菱宏光MINI EV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品類。打個比方,很多年輕人不會騎自行車上班,但會騎共享單車上班。因為共享單車是一個新品類,意味著時尚和環保,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沒有電池快充、沒有安全氣囊、低配版甚至沒有空調,五菱宏光MINI EV卻能大受年輕人的喜愛。

事實上,上汽通用五菱走對了一條路。2019年前后,五菱一度陷入成為“負積分大戶”的尷尬,想要通過購買新能源積分的方式破局,則每款燃油車要增加2000~3000元的成本,這對于一直以性價比取勝的五菱汽車來說,無異于飲鴆止渴。

所以在雙積分政策的壓力之下,五菱汽車必須背水一戰。通過精準把握市場需求,五菱宏光MINI EV的推出不僅讓五菱“死里逃生”,還培養起了新能源板塊。用李金勇的話來說就是,“MINI EV哪怕保本銷售,僅掙個積分,都是賺到了。”

五菱不是你想抄,想抄就能抄

 

五菱宏光MINI EV的神話看得人心潮澎湃,難免讓人也想分一杯羹。細數目前微型電動市場,不論在五菱宏光MINI EV之前還是之后,這一細分領域都聚集了不少產品,包括上汽科萊威、東風小康的風光MINIEV、奇瑞QQ冰淇淋、歐拉的白貓,長安奔奔EV、奇瑞eQ、奇瑞小螞蟻等,新造車企業中還有零跑T03、雷丁芒果、凌寶BOX等。其中不乏銷量可觀者,如上汽的科萊威月銷量突破了9000輛,奇瑞eQ也超過了7000輛的月銷量。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一款車型大獲成功后,出現學習者、模仿者甚至抄襲者都是必然的,但要在學習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這才能促進行業的發展,否則是追趕不上五菱宏光MINI EV創新步伐的。就好像卡羅拉大熱之后,也出現過不少“中國版卡羅拉”,但效果始終不及原版。

客觀來講,五菱宏光MINI EV也并不是誰想抄,想抄就能抄的。李金勇分析,首先抄襲者沒有新意、沒有品牌形象,消費者對其認可度會有很大限制。外形可以模仿,但是內部質量各方面都模仿得來嗎?如果抄襲能成功,“保時泰”應該是最好賣的車型。

其次,即使售價如此之低,五菱宏光MINI EV憑借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還是盈利的,但是模仿者如果也賣這個價格難保盈利,能否堅持得下去還是未知之數。五菱的供應鏈優勢非常突出,如果模仿者天然成本就比五菱高,還按五菱的價格賣,無疑是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李金勇認為,抄襲模仿之風在汽車行業不應該被鼓勵,應該鼓勵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車企切忌急功近利,切忌東施效顰,而是要沉下心來從內而外認真打磨產品,要像歐拉一樣踏踏實實做爆款,奇瑞小螞蟻的持續熱銷也說明了全新開發的持久生命力,自主品牌還是要走創新這條路。

A00級電動車市場足夠大

 

微型電動車扎堆,A00級市場能否容納眾多參與者,市場潛力還有多大呢?李金勇判斷:足夠大。A00級燃油車已經退出市場了,這不意味著消費者對A00級車沒有了需求,而是作為燃油車,A00級雖小,但其耗油、維修、保養等使用成本卻并不低。

相反,人們其實對A00級車的需求很大。這兩年,經濟發展承壓,汽車行業卻明顯呈現消費升級趨勢,豪華車市場銷量一路看漲;而8萬塊錢以下市場持續萎縮,不是人們對8萬元以下車型沒有需求了,而是經濟下滑對工薪階層影響更大,使得大量購車需求被抑制。

A00級電動車的低售價和低使用成本,剛好解決了這一困境。可以看到,以前A00級車的售價在5~7萬元,而五菱宏光MINI EV等產品將其拉到3萬元左右的價位,超低購車門檻使得這一品類快速崛起。

從大局來看,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曾指出,未來中國汽車年銷售的高峰可能在4000萬輛,但在接近3000萬輛時便開始出現下滑。李金勇認為這是受到經濟波動的短期影響,對比世界其他國家,中國的汽車千人保有量起碼應該達到400輛,但目前只有170多輛,無疑還有巨大的發揮空間,未來很可能達到3500萬~4000萬的年銷量。

而新能源汽車在其中的占比是突飛猛進的,按照國家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要達到20%,目前看2021年全年已有單月超過20%,按此發展速度,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甚至有可能達到40%。如果拋開芯片和電池的影響,像行業人士預判那樣,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00萬輛,李金勇認為A00級電動車可占據150萬~200萬輛。

芯片短缺或成不確定因素

 

確實,五菱宏光MINI EV的超高性價比,對預算有限的剛需人群有極大誘惑力。連車帶牌不到3萬元的價格,就能夠買到一輛好停好開、造型別致、遮風擋雨,能夠合法上路、滿足市內短途需求的新能源電動車,還要啥自行車?

李金勇分析,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真的變了。除了新能源車,智能車也成為一個新品類,它就像智能手機一樣,讓人一用就再也回不去。不同于老一輩把BBA作為畢生夢想,90后和00后的年輕一代對豪華品牌的渴望并不十分強烈,對新鮮事物接受快,反而更加熱衷于時尚、新穎、國潮,這也給像五菱宏光MINI EV這樣的車型以成長壯大的土壤。所以,新能源車的體驗人群越多,影響的范圍就會越大,未來新能源車尤其是新能源智能汽車的銷量,只會超出人們的想象。

但提到新能源車就不得不提到補貼,事實上,同樣是A00級電動車,一些車企為了拿到補貼,會推出續駛里程在300~400公里的車型;而五菱宏光MINI EV走的卻是另一條路,即低續駛里程,不拿補貼,靠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實現盈利。事實上,微型電動車的短途代步特點,并不需要很高的續駛里程,隨著補貼退出,這一細分市場會回歸低續航的市場化競爭。

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新能源車方興未艾,芯片和電池準備好了嗎?這也給A00級電動車市場埋下了一些不確定因素。2022年,不排除在芯片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一些車企放棄A00級車型,轉而生產A級或者B級這些售價更高、盈利空間更大的車型。(郝文麗)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