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比亞迪連續4個月銷量破10萬 新勢力月銷過萬

2022-07-08 09:48:56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這幾天,各大車企陸續發布6月份和上半年銷量成績。從目前公布的銷量數據來看,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零部件供應改善、促消費政策效應顯現,無論是傳統燃油車企業,還是新能源及新勢力車企,都在6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為下半年的強勢反彈開了個好頭。

比亞迪榮登上半年全球新能源銷冠,埃安后勁十足

比亞迪又賣爆了,6月售出133762輛,同比增長168.8%,連續4個月銷量破10萬。比亞迪不僅維穩國內新能源汽車自主龍頭地位,同時還以上半年64.14萬輛的成績,超越了特斯拉的56.4萬輛,問鼎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在近日舉行的比亞迪2021股東大會上,官方保守估計2022年總銷量將達到150萬輛,若供應鏈做得更好,甚至有望沖擊200萬輛。

比亞迪4月銷量10.5萬輛,5月銷量11.4萬輛,6月銷量13.4萬輛,如此以萬輛為單位的月銷量階梯式上漲,不是一般企業可以做到的。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秘書長范永軍指出,比亞迪不僅產品具有競爭力,同樣重要的是,與造車新勢力鐘情于線上營銷、線下體驗不同,比亞迪不僅注重線上營銷,而更重于線下推廣,僅以成都地區為例,比亞迪線下就擁有展銷維于一體的一級4S店25家,商業中心體驗店15家,城市展廳店6家,“三位一體”的立體式銷售,為其銷量擴張鋪開了更廣闊的渠道。

同為帶有傳統車企基因的埃安,其6月銷量也暴漲182%,上半年累計銷量邁過10萬輛大關。與互聯網造車的新勢力不同,比亞迪和埃安從傳統車企發展或衍生而來,既學習了造車新勢力的產品思維、用戶思維和互聯網思維,又充分發揮了傳統車企的工程量產經驗、強大渠道能力和供應鏈優勢,在電動化方面更是拿出核心競爭力,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廣汽埃安推出彈匣電池等眾多硬核科技,首先向市場宣告了產品的安全保障。技術在手、勇于創新,以快速反撲的姿態創造出令人驚艷的銷售成績。

新勢力月銷過萬不是新聞,是及格線

6月,小鵬、哪吒、理想、蔚來、零跑5家造車新勢力的交付量均破萬,小鵬摘冠,零跑進步最大。僅從銷量來看,已經沒有了所謂的“一二線”之分,而傳統新勢力三強“蔚小理”格局已經被打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造車新勢力的月度銷量格局已經多次發生變化。

與曾經造車新勢力月銷破萬必上熱搜不同,現在月銷過萬已經變成了新勢力的及格線。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月銷破萬輛是一道非常重要的門檻。如果能夠穩定在這道檻附近,就意味著年銷量就能突破10萬輛,而這一規模常常被稱為造車企業的“生死線”。汽車是一個規模效應尤為明顯的行業,沒有一定的規模,研發、制造和營銷等成本就很難攤薄。按照“規模報酬遞增”規律,企業只有在產品達到業內公認的這一銷量規模后,才有可能實現盈利,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傳統車銷量屢創新高,促消費效果顯現

一汽大眾走出銷量疲軟的陰影,重回單月銷量20萬輛俱樂部,超過21萬輛的銷售數據,實現了45.5%的同比增長,39.8%的環比增長,創下了2022年上半年的銷量新高度。廣汽豐田6月銷量達到100866輛,同比增長37.8%,這是廣汽豐田月銷量首次邁過10萬輛大關,上半年的累計銷量也超過了50萬輛,同比增長近20%。而東風日產的第七代天籟6月終端銷量達14721輛,同比勁增51.2%,也創下6月銷量歷史最高記錄。

上半年,車市在經歷了供應鏈受阻的停工停產困境后,可謂九死一生,從一汽大眾、東風日產上半年銷量的下滑可以想見,燃油車市上半年整體銷量數據不容樂觀。但在國家和地方多層面促銷政策的多重發力之下,前期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在6月得到集中釋放,銷量的強勢反彈帶給整個行業信心,政策對銷量的拉動作用相當明顯。

但范永軍也指出,上汽大眾、長安等車企的數據尚未公布,促消費政策是否能夠徹底扭轉頹勢尚難下結論。他認為,政策對燃油車銷量的拉動效應是階段性的,而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向上的大勢已不可逆轉。

黑馬太多,新能源賽道已顯擁擠

從6月交付量來看,新能源賽道的黑馬不止一匹。問界M5銷量突破7000輛,并新增大定10685輛,作為3月才開始交付的品牌,華為和小康的合作竟達成了這樣的效果,令人眼前一亮。在7月4日剛剛開啟預售的問界M7據稱4小時訂單即突破2萬臺,問界品牌的未來讓業內外都有不少期待。

廣汽埃安以智能電動汽車為主要業務板塊,而且脫離了早期以B端市場為主要業務的模型,6月銷量力壓新勢力冠軍小鵬,并拉開巨大身位,成為造車新勢力們的直接競爭對手。

哪吒以大幅增長打亂新勢力前三座次,連續數月表現不凡。哪吒汽車首席執行官CEO 張勇甚至表示:在供應鏈恢復正常情況下,2022年交付量將超過20萬臺!這也就代表著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內,哪吒汽車每個月平均交付目標達到2.3萬輛。

零跑汽車今年交付量屢創新高,6月銷量創歷史新高,累計交付量也突破10萬大關。零跑汽車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對于零跑來說,今年迎來了現象級的發展,3月交付量首次突破萬臺、4月克服疫情困難奪得造車新勢力交付量第一名、5月交付量實現創紀錄的連續14個月同比增長超200%、6月達成量產十萬臺下線并且交付量創歷史新高……

零跑歷時三年,完成從0到10萬的歷史跨越;但從5萬到10萬,零跑只用時半年。零跑汽車表示,這源于零跑自創立之初就堅持全域自研,全域自研可能會損失一點初速度,但能帶來更快更持久的加速度。而零跑C01自5月預售以來,截至6月底,訂單已超過62000輛,相信在零跑C01開始交付后,零跑銷量將再上一個新臺階。

國產品牌風景獨好,高端車是眾爭之地

從理想L9到蔚來ET7,從小鵬G9到問界M7,30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成為眾爭之地。過去,如果消費者要購買一輛售價20萬元以上的車,大概率會選擇合資品牌;如果預算在30萬元以上,那么大概率會選擇BBA中的某一款。但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傳統豪華品牌溢價能力已經大幅下滑,中國品牌風景獨好。

以理想L9為例,根據理想官方的說法,售價近50萬元的理想L9,在發放預定后72小時訂單數量就突破了3萬輛。雖然說訂單數據未必等于交付數據,但還是能夠反映出國產品牌的崛起。事實上,國產新能源汽車不僅在國內市場受到消費者認可,在國際市場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范永軍認為,以豪華品牌為代表的國外傳統車企,仍然放不下燃油車紅利,因此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扭扭捏捏”,而且它們的新能源車型在電池等核心部件的選擇上,也多采用中國制造。隨著消費者對中國新能源車的愈發鐘情,未來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能與中國品牌一較高下的恐怕只有特斯拉了。

回溯過去半年,國內汽車市場格外動蕩,車企們經歷了1月開門紅、2月環比大跌、3月小幅回暖、4月“至暗時刻”、5月再度回暖的跌宕走勢,在6月普遍交出了不錯的年中成績單。下半年,隨著各大車企的新款旗艦車型陸續進入交付期,促消費政策刺激下的消費需求逐步釋放,月度銷量大概率將再創新高!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