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奧博穆正式取代迪斯 大眾新掌門的三把火燒向哪兒

2022-09-19 10:51:42來源:中國汽車報  

9月1日,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一職完成交接,奧博穆正式取代迪斯,開始掌舵這一“航母”。這意味著,大眾集團徹底告別迪斯時代,正式進入奧博穆時代。

盡管奧博穆擁有大眾集團大股東——保時捷家族的支持,但要接手大眾集團,尤其是當前正處于劇烈變革中的大眾集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奧博穆還同時兼任即將開啟IPO的保時捷首席執行官。上任第一天,奧博穆在集團全球高管會議上表示,大眾集團將在可能的情況下加速向電動汽車轉型,并“通過確定和貫徹明確的戰略,為穩定轉型找到正確的節奏”。他說:“我制定了一個十項計劃,重點是我們的戰略規劃、產品、軟件和技術進步、中國和北美等核心市場,以及財務穩健性和可持續性發展等。”

繼續推進電動化轉型 合成燃料有望“上位”

要知道,迪斯的卸任并不在大眾集團近期的規劃內,而是突然發生的,其合同原本是到2025年。這也就意味著,奧博穆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做準備,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軍心”,掌舵大眾集團。

對于奧博穆,無論是大眾集團內部還是外界,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他上任后,是否會延續前任的電動化轉型路線,還是有所淡化?對此,在上任首日的高層會議上,奧博穆明確表示,大眾集團的電動化路線不會有任何戰略轉變。“未來屬于電動汽車。”奧博穆在來自世界各地的約500名集團高層管理人員面前強調,“我們將保持目前的速度,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加快步伐。”

奧博穆還表示:“我是電動汽車的粉絲,在保時捷的工作也顯示了我本人完全支持這條道路。”據了解,在奧博穆擔任保時捷首席執行官期間,保時捷率先制定了全面向電動化轉型的戰略,計劃到2025年使得電動汽車銷量占到其總銷量的一半,到203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相比大眾集團旗下其他品牌而言,這一目標還是較為激進的。

如果保持甚至加快電動化步伐,那就意味著,到2025年大眾集團將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到2030年,大眾集團全球銷量的一半將來自純電動汽車。不可否認,要實現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難度還是頗大的。

事實上,在迪斯的大力推動下,大眾集團的電動化轉型已初見成效。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大眾集團電動汽車銷量達到45.29萬輛,同比增長1倍。今年上半年,大眾集團純電動車型銷量為21.7萬輛,同比增長27%。這些成績都是在迪斯主導下取得的。不過,與特斯拉相比差距還有點大,要知道2021年特斯拉全球銷量就已經達到93.6萬輛。未來隨著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對于奧博穆來說,如何持續鞏固、夯實電動化戰略,并取得切實成效,將是一大挑戰。

在明確表態支推進電動化轉型的同時,奧博穆也表示,未來許多年內,大眾集團可能會繼續生產低碳內燃機汽車。這也印證了此前業內對于他掌舵后會大力發展合成燃料的猜測。一直以來,奧博穆都是合成燃料的擁躉。此前在執掌保時捷期間,他曾明確表示,在推進保時捷轉向電動汽車的同時,也會致力于推廣合成燃料的應用。對此,德國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費迪南德·杜登霍夫分析稱,奧博穆支持在大眾集團整體戰略中增加合成燃料的使用,可能會導致集團將部分資源從電動汽車轉向內燃機汽車。

致力于補齊軟件短板 從封閉開發轉向開放

事實上,迪斯提前“下課”,直接“導火索”是其直接領導的CARIAD軟件公司研發進展不如預期。迪斯曾多次提出,要加強軟件開發能力才能在未來“軟件定義汽車”時代保持領先并超越特斯拉,而CARIAD作為這一戰略最核心的部分,并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后,CARIAD卻未能按照預期完成研發工作,導致大眾ID.系列電動車型交付延遲以及召回。有知情人士透露,奧迪首席執行官杜思曼曾委托麥肯錫對大眾集團的軟件工作進行深入評估,結果堪稱悲劇。德國《經理人》雜志今年5月曾報道稱,CARIAD的決策結構完全無效,預算已經嚴重超支,軟件開發延誤甚至阻礙集團多款重要車型的按時發布。后據知情人士透露,軟件問題將導致保時捷Macan EV、奧迪Q6 e-tron等車型的發布時間從2023年推遲到2024年,奧迪Artemis項目下的旗艦新車要到2027年才能上市,比原計劃晚了3年;賓利2030年全面電動化的目標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CARIAD給大眾集團及各個品牌帶來諸多問題和挑戰。”杜登霍夫認為。這可能是導致迪斯下臺的原因之一,但軟件問題依然存在,現在需要奧博穆來解決。據了解,在歐洲市場,軟件問題依然時不時困擾著大眾車主,汽車中控顯示屏經常會出現卡頓,有時甚至一片空白。

奧博穆在全球高層會議上強調了CARIAD軟件公司的重要性,不過他也表示該業務部門的工作需要進一步改進。在奧博穆上臺后,外界猜測大眾集團的軟件戰略可能會發生改變,迪斯在任時始終強調軟件自研,而奧博穆更愿意與軟件合作伙伴攜手研發。奧博穆表示,CARIAD對建立合作關系持更開放的態度,理由是如果存在全球標準,就沒有必要重新去創造整個體系。此前,保時捷就與蘋果合作密切。

7月22日,大眾集團“官宣”迪斯下臺;8月4日,CARIAD和意法半導體宣布,雙方將聯合開發汽車系統級芯片,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轉變。而今,CARIAD由奧博穆接管,他表示:“對于一家初創企業來說,起步階段總是困難重重。我們將以開放的心態評估一切,并制定出能夠快速實施的計劃。”

邁準邁穩轉型步子 重點關注中美市場

對于奧博穆來說,在大眾集團內營造一個團結合作的環境至關重要。迪斯的提前“下課”就是前車之鑒,由于在戰略轉型上表現得過于激進和一意孤行,迪斯與大眾工會的關系早就劍拔弩張,雙方在電動化轉型及裁員等關鍵議題上各不相讓,最終導致迪斯提前出局。

相對而言,奧博穆的管理風格更溫和一些。與2015年“空降”大眾集團的迪斯不同,奧博穆1994年就加入了大眾集團,先后擔任奧迪、西雅特、大眾、保時捷等品牌的管理職務,在集團內部更有積淀。與迪斯相比,奧博穆更擅長團隊協作,這有利于集團內部穩定。事實上,奧博穆也確實強調,要找到“正確的節奏”,實現穩定轉型。

在全球高管會議上,奧博穆肯定了迪斯為大眾集團制定的發展戰略,并表示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執行,逐一實現制定的目標。在奧博穆的建議下,大眾集團將縮減董事會席位,而奧博穆本人將專注于戰略、質量、設計和CARIAD。

對于任何跨國車企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視,而且中國還是大眾集團第一大市場。在奧博穆所列的十項計劃中,緊隨戰略和產品規劃,中國市場被放在了第三的位置。事實上,迪斯在今年7月曾表示,大眾將在中國市場采取大動作,進行重大投資。2021年,大眾集團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由之前的14%~15%下滑至11%。通過加大投資,大眾集團希望在中國市場能更好地滿足快速變化的客戶期望,應對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

重振美國市場也是奧博穆所列的任務清單之一,而電動汽車就是一大切入口。今年5月,大眾集團宣布重振Scout品牌,作為在美國市場擴張的戰略之一,新品牌定位為純電動品牌,將推出純電SUV和皮卡車型。今年8月,美國政府通過了對外國車企不利的《通脹削減法案》,隨后在德國政府牽頭下,大眾集團、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與加拿大礦業部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以確保滿足“北美制造”的要求,從而使得旗下電動車型能在美國拿到補貼。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