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資金流入樓市查處力度持續加大 各地出臺樓市調控政策達110次
近日,廣東銀保監局公布了轄區內(不含深圳)個人經營性貸款自查結果,自查銀行網點共4501個,排查個人經營性貸款5678億元、個人消費貸款2165億元,發現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貸款金額2.77億元,涉及920戶。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還發現,房地產中介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通過涉嫌違規的操作方式,助推經營貸流入房地產。
事實上,開年以來,上海通過“滬十條”的發布,打響了2021年樓市調控“第一槍”,此后又以幾乎“一天一新政”的節奏,堵住了假離婚、贈與房產等小漏洞,給予炒房客以沉重打擊。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無錫、海口等城市房地產調控都在全面升級。2021年開年以來,全國各地發布樓市調控政策已達110次,其中,四大一線城市樓市調控政策中均涉及嚴查違規經營貸流入樓市,其他多城出臺的調控政策中也多提及嚴查各類違規資金流入樓市。
“經營貸流入樓市的核心原因是和按揭貸款購房的利差有關。從銀行角度來說,經營貸的風險相對而言是高于按揭貸款的,但是經營貸的利率在政策要求下又低于按揭貸款,所以在銀行的執行層面就出現了動作走形。”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部分經營貸都適合投資購房,而且基本集中在購買改善性住房和豪宅等產品,所以這一輪樓市火熱從中高端市場開始。2020年二季度開始,深圳、上海、杭州的房地產市場,都是從中高端物業開始突然火爆。
“經營貸利率為3%-4%,按揭貸款利率為5%-6%,利差達2個百分點。以同樣貸款300萬元20年期計算,經營貸利息總額約為128.7萬元,按揭貸款購房利息總額則約為210.8萬元。”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鑒于這種情況,有能力和渠道獲得經營貸的購房者,大概率會選擇利用經營貸去買房,但這多屬于投資或炒房行為。
“近期對短期內用新房本以及新企業注冊套取經營貸的行為,打壓非常有力。”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部門對經營貸、消費貸流入樓市嚴查,體現了對房地產金融的強管控信號,這會有效降低違規炒房者操作空間,讓貸款回歸本質,抑制樓市非理性發展。
“對違規資金流入樓市的查處力度,或能影響整個市場的走勢,力度大市場就跌,力度小市場就漲。”上述不愿具名人士向記者直言,從當下的調控政策出臺路徑來看,已經呈現出從大城市向二線城市轉移的趨勢。換句話說,二線城市將成為下一輪的調控重點。此外,核心都市圈內的部分中小城市,樓市調控也可能升溫。(王麗新)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38.3% 一線城市房價領漲
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前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數據,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986億...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