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重掌學大之路塵埃落定 多家券商看好學大教育
3月22日晚間,紫光學大發布公告,擬變更公司名稱,同時證券簡稱變更為“學大教育”。至此,金鑫的重掌學大之路終于塵埃落定。
對于學大教育、紫光學大,這都是全新的開始。
五年掙扎,終迎回歸
回溯整個歷程,還要從2015年學大教育回歸A股時說起。在美股上市5年之后,學大教育接受銀潤投資的私有化邀約,從紐交所退市,正式開啟回歸A股之路。
在早前采訪中,金鑫曾回憶道,根據當時的設計,學大教育回A股將分為兩步走。第一步,銀潤投資籌集現金快速完成學大教育私有化。第二步,銀潤投資以19.13元的價格向不超過10個發行對象開啟55億元定向增發,如果一切順利,學大的創始團隊、股東,將進入到上市公司成為它的股東。
2016年初,私有化順利完成,但2015年資本市場劇烈震蕩,對第二步的定向增發產生了一定影響,經過數次努力未果,紫光學大終止了定增方案。
按照原本的規劃,學大教育回歸A股后想要大展拳腳,但定增失敗使得學大教育背上了23.5億的巨額債務和每年8000萬元左右的利息。不僅戰略上寸步難行,而且學大教育創始團隊的控制權旁落,紫光集團旗下紫光卓遠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此后,因連續兩年虧損,紫光學大被戴帽,上市公司也在是否出售學大教育的選擇上幾經徘徊,曾三度籌劃資產重組、出售學大,最后均未成行。
但金鑫一直沒有放棄重掌學大教育。
轉機開始于2019年11月。金鑫擔任實控人的天津安特與銀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臺州銀潤投資有限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受讓后兩者共同持有椰林灣投資策劃有限公司100%股權,獲得上市公司12.93%的股份。天津安特在權益變動書中表示,看好紫光學大的發展潛力,認可其長期投資價值。通過與一致行動人在二級市場不斷增持,到2020年5月,其合計持股達到23.94%,成為紫光學大第一大股東。
金鑫的回歸號角,正式吹響。
定增完成,重新出發
2020年7月,紫光學大發布定增預案,擬向包括晉豐文化在內的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885.85萬股,募資不超過11億元。
2021年3月初,紫光學大發布《關于調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投入金額的核實意見》中,增發股份定為2156.76萬股,定價為38.53元/股,募集金額為8.22億元。
3月16日,紫光學大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暨上市公告書》,宣告定向增發成功。包含晉豐文化在內,共計19名特定投資者獲得配售。募集資金總額與早前公告相符。此次參與定增的機構包括交銀施羅德、南方基金等頂級投資機構,也表明投資機構對紫光學大的看好。
發行完成后,公司總股本由9619.51萬股增至1.18億股。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金鑫通過晉豐文化、天津安特、椰林灣三家合計持有公司2902.55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24.65%,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更為關鍵的是,金鑫成為新的實控人得到了股東方背后的紫光集團的支持。紫光集團曾出具承諾函,紫光集團與其全資子公司紫光卓遠、紫光通信承諾支持董事會調整,支持金鑫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
根據最新的募集資金用途披露公告,定增資金中,有2.56億元將用于教學網點改造優化項目,占本次募集金額的31.16%;2.47億元將用于償還股東紫光卓遠借款,這筆款項將占本次募集金額的約30%;2.34億元用于教學網點建設,占募資總額的28.45%;剩余0.85億元將用于建設OMO在線教育平臺,占募資總額比例的10.39%。
其中,此次募集的資金中,擬投入2.47億元償還債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債務壓力。未來,公司每年償還的債務利息將減少1073.1萬元。
與此同時,2.56億元將用于教學網點改造優化項目,2.34億元用于教學網點建設,0.85億元將用于建設OMO在線教育平臺,也足以看出團隊大干一場的決心。
多家券商持看好態度
對于此次定增,多家券商表示,困于債務壓力,此前學大教育的盈利能力相對較弱。此次定增完成后,此次以2.47億元償還借款后,紫光學大的資產負債率將從96.56%下降至81.14%,每年的債務利息也將減少超千萬元,財務費用降低,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另外,據公告顯示,此次募集資金的其他使用項目中,教學網點建設預計總投資金額為4.73億元,使用募集資金投入2.34億元,擬用3年時間建設新教學點176家。若計劃能夠順利實施,以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數據來看,2023年間,其將擁有教學網點達728家。
在眾多券商研報中,均對學大教育的經營狀況加以點評。在各家券商看來,學大教育的優勢在于歷史悠久、學生保留率高、網點廣、師資豐;教學網絡下沉較深,業務模式成熟;小班組課持續推進,收入占比穩定提升等。
早前,天津安特成為紫光學大第一大股東時,華西、中泰、光大、國金等多家券商紛紛對金鑫歸來后的紫光學大持積極態度。
藍鯨教育早前也在報道中指出,金鑫回歸,使得上市公司實控人與學大實控人相同,將會更好地調用上市公司資源支持業務發展。上市公司與學大教育的協同性提高后,帶來的收益增加,也對上市公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畢竟,目前學大教育是上市公司中的主要營收貢獻者。
歷時五年,金鑫終于重新掌舵,烏云逐漸散開。教育行業變遷下,金鑫能否兌現資方、股東與行業分析者的期待,時間是最好的答案。(張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四方股份發布利潤分配方案 股息率13.61%拋出最豪橫派現
繼方大特鋼大手筆分紅之后,四方股份(601126)也加入了這一陣營。3月18日晚間,四方股份對外發布了2020年...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