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廣州期貨交易所正式揭牌 助力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2021-04-20 08:52:41來源:證券日報?  

2021年4月19日,廣州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廣期所)揭牌儀式在穗舉行。廣東省委書記李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共同為廣州期貨交易所揭牌。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舉措。

當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廣期所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是支持低碳經濟的發展。4月1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探索研究碳期貨市場建設,指導廣期所積極穩妥推進碳期貨研發工作。

自2020年10月9日籌備組正式成立,到2021年1月22日廣期所正式獲批設立,到4月19日正式揭牌,歷時192天。目前首個上市品種尚未確定。市場人士認為,廣期所大概率首推商品指數期貨。

2019年2月份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2020年5月份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提出,研究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

“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可以看出,廣期所的定位有兩個,一個是以碳排放權期貨為核心,支持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發展;另外一個是創新型的期貨交易所。”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碳排放權現貨市場尚未形成規模,上市碳排放權期貨的基礎不夠,首個品種不一定是碳排放權期貨,首推商品指數期貨反而更加現實一點。”

“相較于碳排放權期貨,商品指數期貨更加容易成功,也有一定基礎。”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4月15日,在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召開的“綠色金融和氣候政策”高級別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預計今年6月底,中國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啟動運營。

“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后,碳排放權期貨上市有望提速。”胡俞越認為,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提出之后,市場各方有望快速形成一致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廣期所是繼中金所之后,我國第二家公司制的期貨交易所。

天眼查App顯示,廣期所股東有8位,其中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平安持股均為15%,廣東珠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港交所持股7%。

胡麒牧表示,相比會員制交易所,公司制的市場化導向更強,這符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導向。股東中,港交所的加入,體現了期貨市場對外開放、與國際接軌的導向,讓國內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功能更加國際化,有利于提高全球定價權。另外,國內民企股東的加入,體現了競爭中性原則,在期貨市場上構建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吳曉璐)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