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永城開展國土綠化行動 五種植樹模式破解國土綠化難題
“俺村里和農戶沒掏一分錢,村里村外植了3400多棵皂角樹,產權歸村民。供樹苗的老板和村里簽了皂角果收購合同,每年收益的20%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5月13日,永城市酂城鎮肖閣村黨支部書記王克舉說。
這是永城市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行五種植樹模式之一的縮影。
據悉,為進一步解決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無地植樹和資金困乏難題,永城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通過實地摸排調查,核實造林地2406塊。同時,結合本地林業生態建設實際,建立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機制,實施五種造林新模式。一是“政府出資造林”。由市財政出資,通過招投標方式對芒碭山景區、日月湖景區等進行花木栽植綠化,對高鐵等道路沿線進行補植綠化。二是“企業牽頭造林”。按照共建、共享、共有原則,實行股份制造林綠化。三是“政策支持造林”。鼓勵“能人”、“大戶”、合作社承包河流、灘涂等承包造林。四是“政府引導結對造林”。由政府牽線“做媒”,育苗專業戶和農戶結成發展“對子”,由育苗專業戶提供經濟樹苗,農戶提供土地,結對子栽植。五是“廣泛宣傳發動義務造林”。積極開展國土綠化主題宣傳和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栽植各類樹木120畝,發動群眾房前屋后造林470余畝。
為落實保護主體責任,永城市還推行“一網四長”管理。市委書記、市長分別擔任一級總林長、副總林長,統籌協調全市工作落實情況。市四大家相關領導擔任二級林長,市林業主管部門選定一名班子成員或相關科室負責人擔任網格員。鄉(鎮)長擔任三級林長。將全市765個行政村劃分為四級網格,村支書為四級總林長,村“兩委”班子成員為四級林長,做到“凡是有樹的地方,都有各級林長監管”。
據悉,僅去年冬天以來,該市共完成造林6980畝,植樹61.2萬株,超額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的279%。(李鳳虎 劉夢珂)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