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高管薪酬浮出水面 酬金相差20倍“貧富差距”明顯
隨著港股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民辦高校的高管薪酬也浮出水面。
13家民辦高校中,家族企業占據了絕大多數,這些民辦高校的高管中不乏“富二代”和親屬。
這些民辦高校的高管薪酬水平如何?在家族企業中,“富二代”又擔任著怎樣的角色?
酬金相差20倍,“貧富差距”明顯
縱觀13家企業年報,實控人均為男性,平均年齡56歲。其中,有9名實控人的年齡在50-60歲之間,有3名實控人的年齡在60-70歲之間,有兩名實控人的年齡低于50歲。年齡最小的是中國春來的執行董事侯俊宇,29歲。年齡最大的是民生教育的實控人李學春和中匯集團的實控人廖榕就,均為67歲。
2020年,民辦高校業績穩健,13家機構在營收、學生數等方面均呈現正向增長。因此,在酬金上,13家機構的酬金整體也呈現上漲態勢。2020財年,民辦高校實控人的平均酬金為177萬元;2019財年,實控人的平均酬金為125萬元,同比增長42%。
具體來看,除了中國新華教育創辦人放棄薪酬,9家企業的實控人酬金上漲,3家企業的實控人酬金下降。
中匯集團實控人廖榕就酬金總額與增幅最快。2020財年,其酬金總額為370.7萬元,是13家民辦高校實控人中最高額,相較于2019財年的36.8萬元增長907%。這主要源于2020財年,廖榕就的薪金及其他津貼為132.7萬元,上漲了2.6倍,同時廖榕就還獲得了238萬元股份酬金,占據酬金總額的64%。
除此之外,還有民生教育、中國春來和辰林教育3家民辦高校的實控人酬金總額超過300萬元。兩家機構實控人的酬金同比翻番。其中,辰林教育實控人黃玉林的酬金總額為354.4萬元,同比增長301.8%。希望教育實控人汪輝武2020年的酬金總額為140.4萬元,同比增加211.3%。
實控人之間的“貧富差距”也不小。酬金最少的是銀杏教育實控人方功宇,酬金總額為18.4萬元,同比減少5.6%。其次是立德教育的劉來祥,酬金總額18.8萬元,同比增加84.3%。兩家機構實控人的酬金不足中匯集團實控人酬金的5%。酬金總額低可能與兩家機構的規模有關,在13家機構中,銀杏教育2020財年營收只有1.8億元,立德教育為1.6億元,是規模最小的兩家機構。
華立大學集團董事長張智峰的酬金總額下降幅度最大。由2019財年的247.2萬元下降至2020財年的199.5萬元,同比下降19.3%。其中,基本薪金由2019財年的231.3萬元減少至2020財年的186.6萬元。不僅僅是董事長降薪,2020財年,華立大學集團的員工工資相較于2019財年也減少了一個百分點。
“富二代”還是“接班人”?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辦高校集團中,創始人的子女已經逐漸成為高管,很有可能會成為企業未來的接班人。
藍鯨教育統計,13家民辦高校中,有8家機構創始人的10位后代(包括兒女、女婿、侄子等)在企業擔任高管。
在10位“富二代”中,平均年齡34歲。從職位上看,除華立大學集團的創始人之子張裕德擔任非執行董事之外,其余均在企業擔任執行董事的職位。從學歷上來看,“富二代們”實際上學歷都很亮眼。博士學歷有1人,碩士學歷有5人,本科學歷的有3人,還未畢業的有1人。其中不乏牛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知名學校學歷,與其說是“富二代”,不如說是“接班人”。
較為特殊的是中國春來的實控人侯俊宇,其曾就讀于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本科課程,但最終未完成課程。在財報中,中國春來表示,為接手管理公司的運營,侯先生(侯俊宇)于2012年回到中國,自此全心投入到本集團的發展與運營中,因此沒有完成薩塞克斯大學的本科課程。
2020財年,這十名高管的平均酬金為176.6萬元,相較于2019財年的129.7萬元,同比增長36%。
僅有民生教育實控人女婿左熠晨的酬金減少了11.8%,其他人的酬金均有所增加。嘉宏教育創始人的侄子陳南蓀的酬金增長最快,2020年其酬金為14.6萬元,相較于的1.5萬元,同比增長超8倍。但實際上,陳南蓀薪酬增長快,主要由于其酬金基數低,2019財年,按照財報披露,其酬金只有1.5萬元。此外,中國科培葉潯、辰林教育王立的酬金也都實現翻番。
而即便左熠晨的酬金減少,其總額依然為344.4萬元,在10名高管中位居第二。中匯集團的創始人的女兒廖伊曼酬金最高,為345.7萬元。值得注意的是,侯俊宇不足30歲的年齡,本科未完成,卻已經能實現酬金超300萬。
除了子女在企業中擔任重要職位外,“夫妻店、兄弟店”在民辦高校中也很常見,不少實控人的妻子、兄弟,都在其中擔任高管。
其中,立德教育創始人的妻子董玲在公司擔任執行董事,中匯集團的創始人的妻子陳練瑛在公司中擔任執行董事,中國春來創始人的妻子蔣淑琴在公司中擔任執行董事,嘉宏教育創始人的哥哥陳余春在公司中擔任執行董事。
綜合來看,疫情的沖擊下,2020財年,13家民辦高??癸L險能力突出,大部分民辦高校的高管酬金也在同比增長,表現出相似的趨勢。在實控人酬金增加的同時,其后代正在承擔更加重要的角色,他們或是已經擔當總裁,或是已經成為高管。未來,這些接班人能否扛起民辦高校的大旗?(孟祥娜)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生鮮B2B賽道迎來“七年之癢” 平臺化或成生鮮B2B平臺“輕資產”選擇
5月17日,2021年中國生鮮B2B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行業龍頭美菜網、觀麥科技與本土勢力蓮菜網、菜特批以...
2021-05-19 -
“葉飛概念股”全面崩盤 多家上市公司否認參與“市值管理”事件
5月17日,A股高開高走,盤中創業板指一度漲超3%;滬指重回3500點,為3月8日以來首次。汽車整車板塊領漲。...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