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河南交出河湖長制階段性“答卷” 河湖管理保護明顯加強

2021-07-02 14:54:47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6月30日,在2021年河湖長制工作廳際聯席會議暨河湖管理保護電視電話會議上,我省交出河湖長制階段性成果“答卷”。持續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有實”走向“有力有為”,河南河湖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

河湖長制體系全面建立

昔日的大沙河,是令焦作市老百姓搖頭興嘆的“臭水溝”,如今已經蝶變成環境優美的“幸福河”,這離不開河長制體系建設。

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李萬街道南張村的王和平就是村級河長中的一員。“生態改善后,我巡河時經常能見到白鷺等鳥類。”王和平說,“現在大沙河修好以后,我們村樹比以前多了,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游,男女老少對環境都非常滿意。”

如今,我省設立五級河長、四級湖長近5萬名,組建三級河長辦,建立河長巡河、聯席會議、聯合執法等10余項制度,聘請基層河湖管護人員5.7萬余名。各級河湖長帶頭開展巡河巡湖,基本形成了河湖長統一領導、河長辦協調、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河湖管護新格局。

“實施問題、任務、責任‘三個清單’管理交辦制度,2020年省、市、縣三級河長交辦的8086個清單問題,全部整改銷號,河湖長制工作實現了‘有名有責’。”河南省河長制辦公室副主任、省水利廳副廳長任強說。

河湖突出問題整治成效顯著

2018年以來,我省重拳整治濫采河砂頑疾,嚴打非法采砂,規范合法采砂,推廣應用機制砂,規模性濫采問題基本杜絕,依法許可企業實現有序開采。2020年,全省許可采砂量1億噸,機制砂年產規模達1億噸,有效緩解了建設用砂緊張矛盾。

河南省河長制辦公室主任、省水利廳廳長孫運鋒介紹,以“河長+”模式深化河湖監管,全省實施“河長+檢察長”制改革,借助司法力量攻克“疑難雜癥”,織密“河長+網格長”監管體系,打造“河長+互聯網”監測網絡。通過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全省累計排查整治“四亂”問題4145個;突出打好黃河“清四亂”殲滅戰,累計整治黃河“四亂”問題960個,有效提升了河湖的行蓄洪能力,凈化了河湖生態。

在鄭州,每發現一處排污口,罰排污口所在地的縣級政府200萬元,由市財政直接劃扣。鄭州市河長辦河長制工作處處長岳克宏介紹,惠濟區就因轄區內利海托斯卡納社區的生活污水向賈魯河排放等問題被罰200萬元,并被全市通報。

這只是我省重拳治污的一個縮影。2018年以來,我省累計整治入河排污口1萬余個,治理城市黑臭水體323處,2020年全省國控斷面Ⅰ至Ⅲ類水質比例達到77.7%,遠高于國家要求的高于57.4%的目標。

通過治“砂”、治“亂”、治“污”、治“岸”,河湖長制工作實現了“有實有力”。

河湖管理保護明顯加強

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引江濟淮工程(河南段)主體工程年底完成,趙口引黃灌區二期總干渠當年開工當年投入使用發揮效益......項目建設為河湖管理保護注入強勁動力。

以“四水同治”工程為抓手,我省統籌實施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治理,2020年開工項目835個,完成年度投資1031億元,河南省十大水利工程開工建設9項。

今年“五一”期間,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游人如織。這里已經成為群眾親近黃河、走進自然、認識濕地、增長知識、體驗黃河文化的場所。

我省深入實施黃河灘區綜合提升治理工程,開展萬畝黃河灘區綜合治理試點,加強黃河濕地保護,建成總面積181萬畝的5個濕地自然保護區、5個濕地公園、9個地表水飲用水源保護區。同時大力實施生態廊道建設,建成黃河330公里、淮河171公里沿線生態廊道。

黃河重要支流伊洛河成功創建水利部示范河湖,成為全省唯一入選河湖,賈魯河、湛河、大沙河等河湖水生態保護修復取得明顯成效,再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景象,河湖長制工作實現了“有為有效”。(譚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