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金融科技中概股股價反彈 背后反映了哪些行業動向

2021-03-05 11:10:21來源:北京商報  

隨著行業治理收官,近期股價大幅反彈的金融科技中概股引業內關注。3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對陸金所、金融壹賬通、360數科、樂信、信也科技、趣店、宜人貸、玖富、嘉銀金科、小贏科技、微貸網、簡普科技、品鈦13家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股價表現進行了統計,發現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年后股價出現集中反彈。不過,盡管漲勢明顯,但由于業務表現、交易規模等的差異,不同公司的股價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態勢。

普漲

2021年以來金融科技公司股價整體表現不俗。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13家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中,包括陸金所、360數科、樂信、信也科技等多家公司,開年后股價迎來大幅上漲,其中,樂信兩個月內股價漲幅高達148.31%,360數科更是在2月19日創下上市后股價新高32.25美元。

除了金融科技中概股頭部機構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包括宜人貸、嘉銀科技、小贏科技等中部機構也普現股價反彈。以5美元為界,2020年底,曾有趣店、宜人貸、玖富、嘉銀金科、小贏科技等10家機構股價長期處于5美元之下,表現低迷,但開年以后,嘉銀金科、簡普科技、小贏科技、宜人貸等機構,股價一度越至5美元以上。

2021年開年至今,金融科技中概股一反此前跌多漲少的特點,股價出現整體反彈,這背后反映了哪些行業動向?

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金融科技上市公司股價走向是其在數字經濟時代面臨轉型的一個縮影,伴隨著2020年宏觀經濟環境與嚴監管政策的逐步見底,2021年業務質量與市場信心均有所好轉,且金融數字化轉型的趨勢進一步加速,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金融科技公司的股價反彈。

“最近幾個月,在美上市的中國金融科技上市公司股價出現集體回暖,這一方面受到了整個美國資本市場上資金充裕、指數創新高的帶動,中國經濟因為疫情后恢復良好,相關公司受到資金追捧;另一方面也和互聯網金融的整治收官,市場預期更加明確有關。”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稱,政策風險一直是影響金融科技公司業務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如今政策方向不斷明朗,優勝劣汰后優質公司日益浮現。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金融科技公司股價整體回彈時間點較為集中,主要上漲時間段在開年后的1-2月19日左右,創下年內新高后,大多數公司股價再次回落。

分化

盡管整體表現向好,不過,仍有金融科技企業股價表現低迷。例如,截至北京時間3月4日,微貸網、品鈦、玖富3家機構,最新報價分別為1.64美元、1.49美元、1.87美元,仍停留在2美元以下。

股票價格是反映機構動向的晴雨表。在業內看來,盡管同為金融科技中概股,但由于業務表現、轉型進展、科技屬性、交易規模等多方面存在差異,從而推動了不同公司之間的股價分化。

于百程認為,在整體反彈過程中,雖然機構都有所上漲,但有些公司領漲并創出新高,有些漲幅則有限,這和每家公司的具體情況有關,一般來說,業績表現好、科技屬性強、業務更符合監管方向的公司,市場會更加關注。

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則指出,股價分化源于機構自身業績情況,包括二級市場對企業未來發展預期的判斷。在他看來,是否持牌、有無平臺支撐、交易規模等都是重要因素,最主要還是要看自身業績表現。

2020年11月底,全國P2P網貸機構官宣歸零,而涉及該業務的金融科技上市公司也加速轉型,不斷開拓金融科技、消費金融或助貸等業務領域。從2020年三季度業績表現來看,營收方面,陸金所控股營收超過百億元,同比增長10.5%,此外360數科、樂信也錄得一定程度的營收增長;另在凈利潤表現上,13家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中,頭部金融科技公司大多處于盈利狀態,但仍有少部分公司入不敷出、持續虧損。

在蘇筱芮看來,如今,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逐步深化,互聯網巨頭的金融牌照爭奪戰加劇,實體與金融相互滲透,如果能把握住時代的節奏,找準自身定位,那么可以順勢而上,例如某些機構具有場景優勢,又如某些機構及時轉向數字科技、瞄準產業金融;但是,部分機構存量業務受大環境拖累,在戰略的把控上節奏失衡,沒有明確究竟選擇全牌照發展還是做細分賽道,在數字變革的洪流中迷失方向,導致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

突圍

2021年開年股價向好,后續,金融科技行業股價又將呈何發展趨勢?是否有望持續反彈?是否加劇分化?機構又該如何突圍?

“目前看,轉型為數字化持牌金融機構和轉型為科技服務機構是兩條路徑,但涉及金融服務都會被納入監管,未來合規性要求更高。”于百程認為,在這些前提下,具有場景優勢、數據優勢和技術優勢的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會更出色。

蘇筱芮同樣稱,今后,金融科技行業股價依舊會持續分化。對于金融科技機構后續發展,建議機構明確自身定位,實力足夠的尋求全牌照發展,實力不足的扎根于細分賽道,做精、做細支柱業務。此外,基于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建議機構有針對地拓展收入來源、平衡收入結構、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可以向產業金融類方向進行探索。

王蓬博則預測,金融科技公司股價后續或迎來持續上漲階段。針對后續突圍,建議機構首先加強合規性和風控建設,在此基礎上再多增加和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融合,相互借力;此外,要增強科技屬性,從互聯網金融機構真正轉型成為依靠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推動成長的機構。(岳品瑜 劉四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