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仍聚焦碳中和概念 “碳中和”相關板塊分化加劇
3月24日,資金仍聚焦碳中和概念,相關板塊漲跌互現。截至收盤,Wind碳中和指數漲1.13%。環保、水務、燃氣、電力等板塊漲幅居前;而鋼鐵、鋁產業、工業金屬、化學原料等板塊卻大幅下挫。
截至當日收盤,Wind數據顯示,碳中和概念板塊成分股中40只上漲,27只下跌。其中,節能風電、國網英大、博天環境、深圳能源、新天綠能等漲停。另一方面,華騏環保、南網能源、華銀電力、西昌電力等跌超8%。
有色金屬子版塊上周(3月15日至19日)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東興證券
消息面上,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近日強調,“十四五”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時期。未來將制定并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落實強有力的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運行,推動低碳技術創新應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此外,江蘇、浙江、北京市等省市近日也陸續表示將全力推進碳達峰行動。
在此背景下,機構普遍認為,碳中和將成為2021年的行情主線。業內分析指出,碳中和主要包括兩大領域,一是屬于改變能源結構的新能源行業,另一類則是控制供給和產能來減少碳排放的周期行業,包括能源和資源的回收等。
平安證券指出,發電及供熱是我國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約占到總排放量的一半。其中,煤電又是最主要的發電排放方式,能源電力行業控排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該機構認為,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有望逐步成為主力電源,光伏、陸上風電、海上風電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十四五”期間光伏和風電將迎來更大規模的發展。同時,隨著政策端和車企端的加力以及私人消費的不斷挖掘,新能源相關領域將明顯受益于“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實施。
不過,作為節能減排重要領域的鋼鐵、有色金屬等周期板塊近日表現則并不突出。中國銀河研報顯示,上周上證指數下跌1.40%,報3404.66點;申萬一級有色金屬行業指數則下跌2.48%,報4315.01點,跌幅遠高于上證指數。有色金屬行業4個二級子行業中,工業金屬、黃金、稀有金屬、金屬非金屬新材料板塊上周分別下跌2.07%、1.88%、4.03%、0.77%。而據同花順統計,截至3月24日收盤,申萬一級有色金屬、鋼鐵行業指數周內跌幅分別為7.79%,7.44%,居于28個一級行業的前兩位。
中金公司指出,在碳中和背景下,鋼鐵行業的供需格局、競爭格局及所處產業鏈格局都會出現深刻積極的變化。新格局之下,鋼鐵行業的集中度或加速提升。對于有色行業,東北證券指出,碳中和背景下,有色金屬中鋁行業節能減排壓力驟增。短期來看,電解鋁存量及增量產能均有可能受政策影響,或存在供給擾動;不受能耗“雙控”等因素制約的綠色產能稀缺性凸顯。中長期來看,高能耗、低效益的產能將被加速淘汰,水電鋁及再生鋁具備成本和碳排放優勢,占比有望顯著提升,相關標的也存在遠期估值抬升空間。(高偉)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