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回調后的消費股重回熱門賽道 新基建等行業有望成財政重點發力方向

2021-10-14 08:37:33來源:大眾證券報  

國慶假期后,節前避險情緒有所化解,政策面存在邊際放松跡象,有助于提振市場風險偏好。針對四季度的投資策略,機構建議投資者關注前期回調較多、盈利與估值匹配度較好的大消費板塊的投資機會。也有機構認為,四季度結構仍是主要矛盾,新基建等行業有望成為財政重點發力的方向。

興業證券:

關注科技、消費、新基建

10月6日,中美年內第三次會晤,考慮到G20峰會召開在即,不排除中美兩國有進一步加深交流的可能。中美關系進入階段性緩和窗口,有助于提振A股市場風險偏好,并且在全球“多事之秋”格局下,也將進一步提升A股及中國資產對外資吸引力。

四季度,結構性仍是主要矛盾,重點關注三個方向。1、科技成長:經歷8月以來的顛簸后,科創、軍工、新能源、半導體等“硬科技”板塊已從之前的亢奮中,再次回到一個可以逢低布局、底部挖掘的位置。中長期來看,科創長牛方興未艾,其代表的“硬科技”屬性最能順應當前中美博弈、迫切提升科技競爭力、擺脫“卡脖子”困境的時代大背景。2、消費:經歷年初以來的大幅調整后,消費板塊估值已到了相對合理的區間,年底也將迎來估值切換,行業的政策風險年底前也有望緩和。并且,中美關系階段性緩和、外資回流也將對板塊形成支撐。因此消費板塊將繼續修復。3、新基建:經濟快速下滑、穩增長壓力加大、年底實物工作量逐漸落地之下,新基建有望成為財政重點發力的方向。其中特高壓電網、5G等建設同時也順應當前經濟發展和民生之所急。

投資策略:短期關注電子、汽車、機械、電新、交運、煤炭、醫藥。長期擁抱大方向,以長打短。繼續逢低布局以“專精特新”與科創“小巨人”為代表的優質成長核心主線。1、高端制造(半導體產業鏈、軍工產業鏈等);2、新能源鏈條(新能源材料、鋰電設備、新能源車產業鏈、智能駕駛等);3、AIoT(計算機、通信、電子);4、生命科學(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種子等)。

粵開證券:

關注前期回調的熱門賽道

四季度,A股通常有日歷效應,資金布局傳統行業并提前布局明年景氣方向。而當前三季報線索尚有限,認為應均衡配置,布局結構性機會。截至10月10日,兩市共有157家公司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分別有96、46、14家。行業來看,化工、機械設備、電子行業披露家數相對較多,分別為38、20、18家,且預喜率在80%以上。

配置方向上,均衡配置。主線一:溫和復蘇的消費。關注前期回調較多、盈利與估值匹配度較好的大消費板塊的投資機會。據央行數據,10月1日至7日,全國支付系統共處理各類非現金支付業務19.9萬億元,同比增長24.1%,兩年平均增長38.4%。其中,消費場景下非現金支付金額兩年平均增長1.4%,已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主線二:前期回調的熱門賽道。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亮眼,在汽車銷量下滑的背景下,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比亞迪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萬輛,同比大增276.4%;蔚來交付10628輛,連續6個季度正增長;小鵬汽車交付10412輛,首次突破萬輛,理想汽車交付7094輛。資金對熱門板塊(以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追逐熱情即符合國家大勢所趨、也有產業鏈維持高景氣度的數據支撐,相關熱門板塊的投資邏輯與長期趨勢沒有發生變化,經過前期大幅調整的高景氣方向仍可以繼續關注。

國聯證券:

大盤股表現占優

A股自9月中旬以來同樣表現疲弱。結構上,行業分化顯著,消費板塊表現靚眼而周期板塊回調明顯,風格上,與此前中小風格占據主導不同,近期,大盤股相對占優。避險情緒上升之下,資金呈現出從前期漲幅較高板塊流向漲幅較小板塊的特征。節前一周,受強勢美元影響,銅鋁等基本金屬價格有所回落,貴金屬黃金、白銀明顯下行;海運價格在經歷前期短期調整后再拾升勢;受到高存欄壓制,節假日生豬價格持續下跌。

國內復蘇放緩,假期電影消費靚眼,但受局部疫情影響,出行和旅游消費仍有待恢復。

展望后市,受假期海外市場波動影響,A股節后或受部分波及。與此同時,中美關系緩和、疫情有所緩解、新冠口服藥取得重大進展、國內房地產調控邊際改善等有望提振市場情緒。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市場一般體現為“節前回落,節后上漲”的特征。事實上,從歷史數據看,A股四季度均以上漲為主,這或與三季報的催化和年底估值切換行情有關。配置上,建議關注以下幾條主線:一是短期受益能源價格上漲的能源板塊機會;二是“穩增長+低估值”組合,如工程機械、水泥等細分領域;三是關注低估值大金融和消費板塊機會。而中長期看,國防軍工、半導體、計算機等成長板塊則仍是主旋律。(張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