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一季度營利增速雙雙放緩 浙江美大“痛失”營利雙料冠軍頭銜

2022-05-16 08:24:32來源:大眾證券報   

5月25日,開集成灶行業先河的浙江美大(002677)將迎來上市十周年,公司也在官網的顯眼位置用“美大A股上市10周年”標語慶祝這一頗具意義的時間節點。然而在此之前,浙江美大卻“痛失”保持多年的營利雙料冠軍頭銜——同樣來自浙江的火星人(300894),以1.55億元的優勢拿下2021年集成灶上市公司的營收額第一。

然而,浙江美大的煩惱遠不止丟掉營收冠軍。傳統廚電頭部玩家老板電器(002508)繼2021年集成灶業務營收額放量增長后,2022年宣布加碼;此外,華帝股份(002035)、美的、海爾、方太等一眾巨頭也虎視眈眈……未來的集成灶行業競爭格局正變得撲朔迷離。

壓力之下,浙江美大還面臨營利增速雙雙放緩、研發人員平均薪酬不具競爭力、子品牌戰略進展不甚理想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季度營利增速雙雙放緩

“均以出廠價計算”,這是浙江美大提及2021年營收額被對手超越時,頻頻用到的表述。

依照浙江美大的解釋:“同行友商的營收中電商和直營店占比高,這部分收入是按照零售價口徑計算。”言下之意,如按出廠價計算,公司仍是集成灶行業的營利雙料第一。

如此強調財報數據的“低含水量”,看來被后來者超越的浙江美大多少心有不甘。

這種不甘或許還來源于2022年一季度,公司的營收額又一次落后于火星人。盡管浙江美大的4.13億元較之火星人的4.51億元相差并不大,但從營收同比增幅來看,前者的12.15%要明顯落后于后者的29.22%。

同比增幅的對比還來源于公司內部。剔除掉受疫情因素影響較大的2020年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后,浙江美大營收同比增幅數據已經自2018年一季度的53.15%降至如今的12.15%,呈現明顯放緩態勢。

公司內部比較顯然不會受是否按出廠價計算的因素影響。

同樣放緩的還有凈利潤同比增幅數據。也是剔除2020年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后,浙江美大該數據從49.74%降至最新的20.92%。

盡管從絕對值上看,浙江美大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還是當之無愧的集成灶行業第一,然而,從公司市值角度看,浙江美大僅為87.73億元,已大幅落后于火星人的129.36億元。資本更青睞后者之時,營利增速雙雙放緩的趨勢顯然應該被公司管理層重視起來。

對研發人員“有點摳”

2022年一季度,浙江美大落后的還有研發投入。報告期內,火星人的研發支出為2376萬元,而浙江美大僅為1359萬元。

為什么要用“僅”字,因為同期營收1.92億元的帥豐電器(605336)的研發支出都達到了1504萬元。況且,浙江美大去年一季度的研發支出約為1320萬元,時隔一年,公司在研發投入上才多花了區區39萬元。而火星人去年一季度的研發支出為1532萬元,今年同比增幅達到55.09%。

雖然數值變化的多寡不能完全代表公司對研發投入的重視程度,但39萬元這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增幅,與浙江美大在2021年年報中提到2022年重點經營計劃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技術創新,加速新品研發”的表述大相徑庭。

今年4月底,互動易平臺上曾有投資者提問,浙江美大將從哪些方面來鞏固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公司的回答中特別提到,要“加大技術創新,加快新品研發和產品迭代”。可僅憑一季度的表現看,公司對研發投入花的力氣似乎并不多。

研發支出難比對手,在研發人員數量和平均薪酬上,浙江美大也無優勢可言。

數據顯示,浙江美大2021年擁有研發人員135人,僅比2020年多了3人。同年,另外三家集成灶上市公司火星人、億田智能(300911)、帥豐電器的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242人、166人、153人;浙江美大是研發人員數量最少的。不過,從占總員工比例來看,四家差距不大,都維持在11%附近。

差距較大的是研發人員的平均薪酬,浙江美大為14.55萬元,低于火星人和億田智能的20.47萬元、16.35萬元。這一對比,浙江美大對研發人員看著“有點摳”。在同處浙江的同行業上市公司中,浙江美大的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并不占優,這對公司提出的“引才、育才、留才”的完善人才梯隊計劃似乎弊大于利。

子品牌的打造成“口號”

錢沒有花在研發上,那么花去哪了?期間費用明細給出的答案是:營銷。

具體來看,2022年一季度,浙江美大的銷售費用為4579萬元,雖與去年同期的4552萬元幾乎持平,但較之2020年一季度的1451萬元增幅巨大。

這是因為浙江美大自2021年起加大了宣傳投入。去年,浙江美大牽手鄭州歌舞劇院《唐宮夜宴》,達成品牌戰略合作;公司廣告還登陸了央視平臺;高鐵電視廣告中也能頻頻見到浙江美大的身影。

此前被市場詬病經營策略保守的浙江美大終于重視宣傳了,但是效果如何仍有待驗證,至少在公司子品牌“天牛”身上收效甚微。

“天牛”是浙江美大于2020年推出的子品牌,主打年輕消費群體,并提出“樂享新廚房”的品牌主張。彼時,浙江美大寄望于通過雙品牌戰略覆蓋更多消費群體,提升銷售收入和市場份額。

然而,同樣側重集成灶業務的“天牛”和公司主品牌“美大”的業務高度相似。觀察美大官方商城和天牛官方商城在售產品后發現,集成灶產品的功能、價格區間重合度極高,外觀也神似,區別僅僅在“天牛”覆蓋了兩款兩萬元以上的高價產品。

僅僅通過區分受眾年齡就想提升市場份額的策略真的行得通嗎?對比浙江美大近兩年的年報相關數據后,答案似乎并不樂觀。

2021年,“天牛”累計簽約經銷商300家,累計已開門店達150家。可在一年前,即“天牛”創立首年,已簽約經銷商為349家,已開設門店50家。也就是說,除了多開100家門店外,“天牛”的簽約經銷商數量相當于縮水了49家。

更蹊蹺的是,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品牌,浙江美大卻在年報中只字不提其業績。而截至記者發稿,淘寶平臺天牛電器旗艦店的在售產品總銷量僅為106件,且店鋪尚未收到任何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美大曾在2020年提出“2021年實現千家新增經銷商和千家新增終端門店的‘雙千目標’”。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一級經銷商增加約300余家,營銷終端增加約500多個。看來,不僅是“天牛”,“美大”的擴張似乎也遇到困難。

品牌被蹭竟“熟視無睹”

創立兩年后,子品牌“天牛”存在感極低,而浙江美大的主品牌“美大”正遭遇超級模仿秀。

此前,本報發現在電商平臺上,浙江美大頻遭“蹭名”:“鑫美大”“申美大”“美大颶風”“美大云魔方”“美大鋒尚”等大量借“美大”之名的產品充斥網絡平臺。

就觀察到的這一現象,記者聯系浙江美大方面,卻遭遇了公司證券部、市場部、電商部之間的相互“踢皮球”。在撥打多個電話后,記者也沒能聯系上公司具體負責處理相關問題的部門。

當時,浙江美大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沒有電商部電話,品牌維護應該是由市場部負責。”但對于市場部給出的否定答復,其也未置可否。記者再次追問能否待弄清楚是何部門處理類似問題后給予回復,對方竟稱:“這怎么說啊。”

時隔月余,當記者在淘寶平臺再次搜索“美大集成灶”后,結果顯示的第一位依舊是名為“美大智電集成灶”店鋪所售賣的“美大云魔方”集成灶。

似乎,浙江美大對品牌被蹭一事并不在意。

根據最新的投資者調研紀要,浙江美大的線上銷售委托給了第三方,公司同時強調:“委托的第三方具有專業團隊力量和運營經驗。”

就浙江美大未來是否考慮改變線上銷售模式?重視營銷后如何避免凈利潤被銷售費用侵蝕?公司是否面臨研發人才流失風險?為何要推出產品“同質化”較高的子品牌“天牛”?在同一區域,“天牛”與“美大”是否會相互影響彼此的經銷布局?2020年提出的“雙千目標”完成情況如何等問題,記者致函并致電浙江美大證券部,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徐海峰 陳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