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滴滴爭議“新規”,司機跑不動了,滴滴還能跑得遠嗎-全球觀速訊

2023-04-06 19:27:37來源:ZAKER財經  


【資料圖】

「核心要點」

低調一年多的滴滴發布新規,雖是對過去安全事故的一種應對措施,但對司機而言,這次真的跑不動了。

自從恢復上架后,低調了一年多的滴滴終于慢慢活躍起來。

近期,滴滴出臺了一系列新規,以保障乘客和司機的安全和權益。但是,這些舉措,真的有用嗎?

首先,滴滴規定車輛市場價不能低于 12 萬;其次,滴滴司機必須繳納 1.2 萬元的營運保險;另外,車輛的行駛里程不可以超過 60 萬公里。

這三項新規,均從源頭——司機身上入手,目的明顯是為了提高網約車行業的整體安全和服務水平,保障乘客和司機的安全和利益。但仍讓人想起一些不好的回憶。

2018 年,滴滴歷經的兩起嚴重安全事故,分別導致兩位乘客不幸喪生。在社會輿論的壓力和滴滴的平臺安全管理審查中發現,滴滴在司機背景審核和乘客安全保障方面存在問題,因此,滴滴公司進行全面整改,暫停運營。

當然了,作為消費者,我們很樂意看到這些新規,它們提高了網約車行業的標準。但仔細思考,難道對車輛市場價的限制,就能從根本上保障乘客的安全嗎?對于設備狀態不佳的二手車來說,即使價格高昂,也會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滴滴平臺應該更加注重車輛的質量和安全,而不是僅僅限定車輛的市場價。其次,繳納營運保險是必要的,但是這個金額是否合理需要進行重新審視。目前 1.2 萬元的數目并不小,在經濟上可能對一些司機產生負擔,還是會有一些私家車是無法通過營運保險來覆蓋的。

滴滴作為一家網約車服務平臺,在未知的車輛和司機中選擇為乘客服務的主體,承擔了監管的職責。此次放 " 大招 ",是對過去安全事故的一種應對措施,但對司機而言,這次真的跑不動了。

作者|張浩燃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