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恒瑞醫藥:夢想活成禮來的樣子? 環球熱點評

2023-04-23 13:14:21來源:ZAKER財經  

文 | 氨基觀察


(相關資料圖)

過去幾十年,國內藥企的崛起路徑大致相似,抓住仿制藥的機會,從地方小藥廠一路進擊,最終成為擁有江湖地位的老大哥。那一代藥企,勇氣的重要性,超過一切。

時移勢易。二三十年過后,新生代企業爆發式成長,越來越多野心相當、實力相近的對手涌現、沖擊,如百濟神州們的進擊,就在無時無刻刺激著恒瑞醫藥等老大哥們的神經。

一方是新興的象征,一方為傳統代言。悄然間,人們發現創新藥世界似乎變天了。

4 月 21 日,恒瑞醫藥的 2022 年財報姍姍來遲。根據財報,去年恒瑞醫藥創新藥收入為 81.86 億元。

從這一數據來看,恒瑞醫藥已經由創新藥一哥掉到老二的位置。根據百濟神州此前公布的財報,其創新藥收入為 84.8 億元。

當然,即便第一代創業者早已到了退休時節,但他們依然迫切期望,自己辛苦積累的事業能夠延續。這也是老將孫飄揚再度出山的緣由所在。

正在處于變革中的醫藥產業,也需要這樣的企業家精神。而在如今的江湖,僅僅只有企業家精神是遠遠不夠的。

恒瑞醫藥可能做夢都想要成為禮來,發揮自己執行力突出、商業化能力行業領先的優勢,把 follow 策略執行到底。

不過,到底是靠數量取勝,還是靠質量取勝?引以為傲的商業化能力,又是否經得起沖擊?這兩個問題,恒瑞醫藥還需要用時間去尋找答案。

將 follow 進行到底

在言必談 FIC 的創新藥領域,禮來或許是個另類。一直以來,它的核心角色,都是一個跟隨者。

雖然人們更迷戀 FIC 藥物從 0 開始的成功,但命懸一線和九死一生的劇情更符合人們的創新藥研發艱難的認知。禮來的成長軌跡,展現了創新藥企發展的另一個故事版本:理性的、務實的、高效的。或許,這也是老大哥恒瑞醫藥夢想中的樣子。

財務數據上的壓力,讓恒瑞醫藥開始在財報中把管線更加詳細地展現給投資者。這也由此讓我們能夠窺探老大哥的全貌,也讓我們看到恒瑞醫藥的決心:將 follow 策略執行到底。

在腫瘤領域,恒瑞醫藥重金押注的 SHR-1701、法米替尼、SHR-A1811 等核心管線,均是如此。

比如 SHR-1701 作為 PD-L1/TGF- β,跟隨的對象是德國默克。雖然默克四次折戟,PD-L1/TGF β 雙抗的未來充滿變數,但恒瑞醫藥給出的答案是,死磕。截至目前,圍繞 SHR-1701,共有 12 個適應癥,其中 4 項進入 3 期臨床。

法米替尼跟隨的對象是默沙東。作為一款多靶點絡氨酸酶抑制劑,法米替尼與搭檔 PD-1 卡瑞利珠聯手,與默沙東的 " 可樂 " 組合如出一轍,目前開展了 7 項臨床。被寄予厚望的 SHR-A1811,則是 DS-8201 的跟隨者。從結構上來看,SHR-A1811 與 DS-8201 有著幾乎一模一樣的連接子和毒性藥物。兩者的區別在于,DS-820 的藥物抗體比(DAR)為 8,而 SHR-A1811 的 DAR 較低為 5.7。除了上述核心管線,恒瑞醫藥今年也公布了一些新腫瘤管線的進展,包括 CTLA-4 單抗 SHR-8068、Claudin 18.2 ADC SHR-A1904、HER3 ADC SHR-A2009 等等,也都是當前熱門領域的跟隨管線。腫瘤市場如此,代謝性疾病(GLP-1RA、口服 GLP-1、GLP-1/GIP)、風濕免疫(IL-17A、URAT1、JAK1、IL-4R α、ROR γ)等領域也基本類似。

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恒瑞醫藥擁有接近 80 項創新藥管線。對于老大哥來說,以 follow 為主的龐大管線,代表著未來。

質量取勝還是數量突圍

當然,禮來的成功,并不容易復制。

單純從上市節點來看,禮來的明星管線是 follow,但又不是純粹的 follow,主力軍實則是 me better 藥物。

比如 GLP-1 激動劑度拉糖肽,是諾和諾德利拉魯肽的跟隨者。但相比利拉魯肽,度拉糖肽擁有顯著的依從性優勢:一周給藥一次,利拉魯肽則是一日一次。憑借著用藥時間上的優勢,度拉糖肽后發先至。

如今減肥藥市場紛爭漸起,禮來也沒有選擇躺平。4 月 21 日,禮來在 clinicaltrials.gov 網站上登記了一項 III 期臨床試驗(SURMOUNT-5),旨在評估 GIPR/GLP-1R 激動劑 Tirzepatide 頭對頭司美格魯肽減重效果。

這是 Tirzepatide 減重適應癥,首次頭對頭司美格魯肽的臨床研究。毫不夸張地說,禮來的路是基于實打實的臨床效果,走出來的。

單純從數量來看,恒瑞醫藥已然是 follow 集大成者。但究竟是靠質量取勝,還是依靠數量取勝,這或許是恒瑞醫藥需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減肥藥市場領域,恒瑞醫藥也有布局,目前已經推到 3 期臨床的諾利糖肽,但它對標的是十幾年前上市的利拉魯肽,每日注射一次。在效果方面,面臨雙受體激動劑的挑戰;在依從性方面,相比于一周注射一次的產品,諾利糖肽已經處于明面上的劣勢。

當然,恒瑞醫藥的管線中,也不乏 me better 的潛力選手,正如上文提到的 SHR-A1811。

根據日前在 AACR 大會上最新公布的早期臨床數據,SHR-A1811 的治療效果與 DS-8201 相當,安全性方面與 DS-8201 后期的臨床也難分伯仲。

若能保持當前的勢頭,SHR-A1811 成為一匹黑馬也不是沒有可能。當然,SHR-A1811 并沒有與 DS8201 進行頭對頭試驗,真實優劣勢如何仍是未知數。

這也是恒瑞醫藥管線的常態。布局很多,但真正能夠證明自己真正具有 better 實力的管線卻很少。

商業化鐵軍底色如何

一款藥物進入商業化階段,功與否的關鍵,不僅在于臨床數據,更在于藥企的商業化能力。

禮來能夠所向披靡,除了效果上的優勢,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在于,其強大的銷售能力。別忘了,禮來可是全球資歷最老的大藥廠之一。可以說,正是在效果和銷售的雙重加持下,禮來才創造了今日之成就。

或許,這也是老大哥恒瑞醫藥堆砌管線的底氣。一直以來,恒瑞醫藥的商業化團隊都有著鐵軍之稱。在仿制藥時代,市場對其評價是:

可以將一款二流藥,賣出一流藥的價格。

但在創新藥時代,傳統豪強勢力依舊,百濟神州等新生代企業來勢洶洶,恒瑞醫藥的鐵軍也迎來了挑戰。

在 2021 年財報中,恒瑞醫藥雖未公布核心創新藥具體收入狀況,但公布了核心藥物的產銷量情況。

但到了 2022 年財報,一切都消失了。替代具體明細的,是 " 抗腫瘤、造影劑 " 等大門類。多年來,資本市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當財報中某項業務消失了,或者公布的數據變模糊了,那一定是該業務在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某種程度上,恒瑞醫藥也是如此。在 PD-1 市場,老大哥就 " 失勢 " 了。根據 PDB 更新的數據,2022 年卡瑞利珠市場份額首次縮水,并滑至第二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

這并不意味著,恒瑞醫藥的商業化能力出現了問題。但或許,在國內沒有明確頭對頭數據的情況下,競爭對手之間的互相替代,看起來要比以臨床數據說話的美國市場更容易一些。

這也不僅僅會發生在 PD-1 市場,其它創新藥領域也會如此。

換句話說,在創新藥領域,只有廣泛的管線布局是遠遠不夠的。如何用臨床數據證明自己,再通過商業化能力將優勢放大,這或許是當下恒瑞醫藥最大的挑戰。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