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美國又一大銀行被接管!2.8 萬億華爾街巨頭成“接盤俠”,承擔 920 億美元存款 聚看點

2023-05-01 18:07:17來源:ZAKER財經  

5 月 1 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宣布,監管機構已接管第一共和銀行。DFPI 指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作為第一共和銀行的接管人。

5 月 1 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表示,第一共和銀行辦公室將以摩根大通分支機構的身份重新開業,第一共和國銀行在 8 個州的 84 個辦事處將于今日重新開業。

5 月 1 日,摩根大通宣布,它已從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收購第一共和銀行的絕大部分資產,并承擔第一共和銀行的所有存款和部分其他負債。


【資料圖】

圖片來源:路透社報道截圖

根據交易內容,摩根大通將收購第一共和銀行的絕大部分資產,包括約 1730 億美元的貸款和約 300 億美元證券;承擔約 920 億美元存款,包括 300 億美元的大額銀行存款,這些存款將在交易結束后償還或在合并中消除;FDIC 將提供損失分擔協議,涵蓋所收購的單戶住宅抵押貸款和商業貸款,以及 500 億美元的五年期固定利率定期融資;摩根大通不承擔第一共和銀行的公司債或優先股。

據了解,這是兩個月內第三家倒閉的美國區域性銀行。不到兩個月前,硅谷銀行和紐約簽名銀行因存款外流而倒閉,迫使美聯儲采取緊急措施介入,以穩定市場。

摩根大通收購哪些資產?儲戶的錢去哪里取?

據 FDIC 聲明,FDIC 與摩根大通銀行簽訂了一項收購和承擔協議。估計存款保險基金支付的成本約為 130 億元。第一共和銀行的總資產約為 2291 億美元,總存款約為 1039 億美元。

所有儲戶都將成為摩根大通的儲戶,并可完全動用自己的存款。

摩根大通表示,承擔第一共和銀行的部分負債,預計一次性稅后收益約為 26 億美元;將保持非常充足的 CET1 比率;第一共和銀行交易將 " 適度提升每股收益 "。

據了解,這是兩個月內第三家倒閉的美國區域性銀行。不到兩個月前,硅谷銀行和紐約簽名銀行因存款外流而倒閉,迫使美聯儲采取緊急措施介入,以穩定市場。

市場方面,5 月 1 日,第一共和銀行(FRC)盤前一度跌近 60%,摩根大通(JPM)一度漲超 4.5%,截至發稿,摩根大通總市值為 4052.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2.8 萬億元)

摩根大通為何收購?

對于此次收購,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米 · 戴蒙說:" 我們的政府邀請我們和其他人站出來,我們做到了。"" 我們的財務實力、能力和商業模式使我們能夠以一種將存款保險基金成本降至最低的方式進行交易。"

戴蒙補充稱:"此次收購對我們公司整體有利,對股東有利,有助于進一步推進我們的財富戰略,并對我們現有的特許經營權形成補充。"

作為此項交易的結果,摩根大通預計將確認約 26 億美元的一次性預付稅后收益,該收益未反映未來 18 個月預計的約 20 億美元稅后重組成本。

該交易預計將適度增加每股收益,每年產生超過 5 億美元的增量凈收入,不包括約 26 億美元的一次性稅后收益或約 20 億美元的稅后重組成本,預計在 2023 年和 2024 年期間產生。

視覺中國 -VCG111413304645

美銀行業危機就此結束了嗎?

據新華社 4 月 28 日報道,分析人士認為,除第一共和銀行外,美國其他區域性銀行也面臨更多審視,美國銀行業可能會出現一輪兼并重組,信貸市場緊縮預計將加劇美國經濟下行壓力。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日前下調了 10 余家美國區域性銀行的評級。穆迪表示,銀行管理資產和負債面臨的壓力日益明顯,一些銀行的存款是否具備高穩定性存疑。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美洲地區首席投資官索利塔 · 馬塞利日前表示,銀行正付出更高成本留住存款,同時為一旦經濟衰退而可能出現的貸款損失撥備更多準備金。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金融與房地產系副教授王天陽表示,從第一共和銀行的股價表現來看,美國銀行業危機仍在發酵。未來一段時間美國銀行業可能出現較大規模重組,大銀行可能會并購很多無法存活下去的中小銀行。

王天陽說,隨著大量資金因避險和追求相對高回報流入貨幣市場基金,很多中小銀行的準備金被蠶食,信貸萎縮加上信貸標準提高會使美國貨幣供應進一步縮小,加大美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風險。

另一方面,美元、美債和國際黃金價格受避險情緒影響回升,市場對 5 月加息 25 個基點預期出現動搖。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聯儲觀察顯示,美聯儲 5 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 23.8%,加息 25 個基點的概率為 76.2%;到 6 月維持利率在當前水平的概率為 18%,累計加息 25 個基點的概率為 63.5%,累計加息 50 個基點的概率為 18.5%。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表示,此前硅谷銀行倒閉后盡管進行了救助,但當前美國銀行體系資產負債表承壓的狀況并未根本改善,同時美聯儲貨幣政策窘境并未根本改善。這就決定了風險傳染的基礎條件并未移除,對風險傳染失控的擔憂如影隨形。

楊海平進一步指出,此輪危機之后,對于美國而言需要思考的并不是監管是否更嚴格的問題,而應該是更為宏大的命題,包括:其一,貨幣政策的底線問題,金融體系能否經受住貨幣政策短期內從超級寬松到加息狂飆的切換。其二,如何約束濫用美元霸權、讓全球為其錯誤政策買單的沖動。其三,如何優化整個宏觀審慎管理體系。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北京商報、公開資料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