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半年 3 部 2000 萬 +,最會拍系列 IP 的其實是網絡電影

2023-05-20 15:05:54來源:ZAKER財經  

文 | 犀牛娛樂,作者 | 小福,編輯 | 樸芳

上映二十天后,《奇門遁甲 2》累計分賬票房已經逼近 2700 萬大關。作為一部系列續作,盡管《奇門遁甲 2》沒能發揮出前作一般的強大勢能,仍然為今年的網絡電影市場注入了生機。


【資料圖】

系列化開發,無論對于劇集還是電影來說都是一個高難度的代名詞。像在院線電影市場,除了投資體量巨大的頭部系列項目之外,也只有那些市場表現異常優秀的項目可以獲得這個機會。

然而這樣珍貴的項目類型,放在網絡電影市場卻成了普遍現象??v覽 2023 年網絡電影分賬榜單,包括 PVOD 模式上線項目在內的 6 部分賬超 2000 萬的項目中,系列續作就占到了一半之多(《奇門遁甲 2》《狙擊之王:暗殺》《東北戀哥 2 對你愛不完》)。

再將眼光拉長到前幾年,也有《大蛇》《水怪》《東北告別天團》《陳翔六點半》《四平青年》等大量系列網絡電影都有著相對穩定的市場表現。

相比院線市場系列電影開發的舉步維艱,網絡電影似乎已經在 IP 系列化上悄然領跑。

系列化開發,網絡電影獨占紅利

網絡電影系列化開發的相對成熟可以說完全建立在網絡電影的固有優勢上。

首先,是網絡電影的低成本和短開發周期特性。

這意味著網絡電影可以利用更少的投入去系列化運作一個優秀的系列 IP。以網絡電影行業中最成功的系列之一《大蛇》為例。該系列首部作品在 2018 年 9 月上線,當時便憑借超過 5000 萬的分賬票房打破了網絡電影市場的分賬天花板。

而在該作面世的短短一年后,系列續作《大蛇 2》就完工上線。盡管最終成績低于前作,也拿到了 3200 萬 + 的優秀市場表現。

作為一部當時市面上為數不多的怪獸片,《大蛇》系列其實算得上是 " 重工 " 型網絡電影。但即便如此,仍可以保障一年一部的產出節奏,足以見得網絡電影的開發效率之高。

其次,工業體系相對完善。

當然,我們所指的網絡電影工業體系和院線電影所尋求的電影工業化顯然存在著一定差異。在犀牛君看來,由于網絡電影項目本身對制作力量要求不高、項目盈利難度也較低,因此更利于出品公司培養系列化開發的工業制作理念。

譬如見證了愛奇藝網絡電影成長的《陳翔六點半》系列網絡電影,從 2017 年首部作品問世開始,就基本能夠保證每年一部新作的產出節奏。

可以看到,除了 2020 年試水 PVOD 模式在愛奇藝、優酷雙平臺上線的《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未公開票房數據之外,其余四部《陳翔六點半》的分賬票房均達到了 1000 萬以上。其中在 2018 年上線的《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還憑借 2371.9 萬的票房成績高居當年年度票房榜單季軍。

而對于《陳翔六點半》這類喜劇題材的網絡電影來說,本身制作成本就低于動作、奇幻、驚悚等題材類別。某種程度上說,這種類別的優質項目系列化,也是在為出品方和平臺降本增效。畢竟,與其去重新策劃一個未知的新項目,以有限成本繼續發掘成熟作品的潛力,顯然能更快轉化為收益和價值。

與此相對應的,院線電影的系列化開發難點也很直觀。

高成本、長周期。

院線電影與網絡電影的定位截然相反,無論是最初就計劃進行系列化開發亦或是決定系列化開發的項目,無一例外都具備一定體量。而這也就意味著,這些系列化開發的院線電影項目,必然要有更長的開發周期和更高的成本投入。

況且面對審美日益提升的院線電影觀眾,原地踏步的電影作品也很難連續兩次俘獲觀眾,投資規模升級,早已成為一種默契。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有著根本上的商業模式區別。

目前絕大多數網絡電影還是會采取傳統的分賬模式上線,盈利依托于長視頻平臺渠道,完全取決于觀眾點開觀看的有效次數或是時長。少數采用單片付費上線的網絡電影,在結束點播期外,票房收入大頭也來自會員分賬期。

相比之下,院線電影卻是要實實在在依靠觀眾買票入場的傳統作品。這注定了影片必須要盡可能在前期完善內容品質,才更有可能獲得更多觀眾的認可。

因此總的來看,成本低廉的網絡電影,在系列化開發上反而具備更強優勢。

系列化并未終點

不過可操作性并不等同于投入產出比。

正如網絡電影至今也沒能完全得到主流觀眾認可,摘掉粗制濫造的標簽,即便提前實現了系列化生產的愿景,許多短板還是不可忽視。

最典型的一點就是網絡電影的系列化低門檻也導致了 IP 能效的有限,造成了遍地是 IP,卻少見大 IP 的現狀。

與院線電影不同,很多市場表現并不算突出的網絡電影同樣可以依靠低廉成本進行系列化開發。例如喜劇網絡電影《暴走財神》系列,在 2019 年上線的第一部作品累計分賬僅有 284.3 萬元,從導演到演員幾乎沒有一個熟面孔,單從作品表現上看,并不具備太強的系列化開發價值。

但它仍然成為了一個 IP,并且成功過。

可以看到,于 2021 年和 2022 年上線的《暴走財神 2》《暴走財神 3》分別拿到了 1535.6 萬元和 1257.6 萬元的成績,較系列首部作品有大幅提升,直接打入了市場頭部陣營。盡管在今年上線的《暴走財神 4》市場成績回落至 540.3 萬,也沒有影響該系列的新作繼續立項。

以現在的評價標準,《暴走財神》仍算不上一個大 IP 網絡電影。而像這種在中游安然存續的系列網絡電影 IP,在市場上卻一點都不罕見。

一定程度上說,這些逐漸泛濫的系列網絡電影,正在不斷削弱 IP 價值,亦在削弱系列電影概念本身。站在一個普通觀眾角度來看,若打開視頻平臺就能看到各式各樣的系列網絡電影,此時,系列電影很難再成為優質項目的代名詞。

而與此同時,常見于各類系列作品的續集降溫也依然存在于網絡電影之中。從《大蛇》、《奇門遁甲》到《東北告別天團》,事實上,我們很少能在網絡電影市場上看到市場表現強過前作的續集作品。

這或許是由于續作內容表現不及前作,也有可能是整個網絡電影市場規??s水的一種投射。但可以確定的是,對于網絡電影這種 IP 能效本就有限的作品來說,諸多負面信號逐漸顯露,只會是時間問題。

待到 IP 價值即將見底,這些項目的系列化開發,也就只剩下了為出品公司節約開發成本這一個職能了。

網絡電影的系列化開發,是時候開啟精品化進程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