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負債超 700 億、歷時近三年,終有實質進展!

2023-07-06 17:23:57來源:ZAKER財經  

作 者丨杜巧梅

編 輯丨張明艷


(相關資料圖)

圖 源丨新華社

在 2020 年 6 月債務風波導致破產重整近三年來,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 " 華晨集團 ")的破產重整終于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7 月 3 日,遼寧鑫瑞汽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 下稱 " 遼寧鑫瑞 " ) 持有的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 ( 下稱 " 華晨中國 " ) 0.44% 股權已于當日上午 10 時 05 分在中拍平臺拍賣成交。

中拍平臺的拍賣公告顯示,遼寧鑫瑞持有的華晨中國 0.44% 股權起拍價格為約 1.58 億元,拍賣只有一個出價者,成交價為起拍價格,溢價率為 0%。

早在今年 5 月 31 日,華晨中國(01114.HK)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獲華晨管理人通知,華晨集團重整投資人遴選評審委員會已選定沈陽汽車有限公司(下稱 " 沈陽汽車 ")為華晨重整的潛在投資人。

6 月 14 日,沈陽汽車與華晨集團等 12 家企業、管理人共同簽署《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 12 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之投資協議》 ( 下稱《重整投資協議》 ) ,相關投資安排將被寫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 12 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計劃 ( 草案 ) 》 ( 以下簡稱《重整計劃 ( 草案 ) 》 ) 提交債權人會議表決。

根據《重整投資協議》,沈陽汽車擬作為總投資人,以取得華晨集團 100% 股權的方式整體承接華晨集團等 12 家實質合并重整企業資產 ( 華晨中國 0.44% 的股權,華晨集團持有的、全部質押給債權人的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及相應孳息以及其他破產重整程序中依法已 / 擬通過拍賣或其他方式處置的資產除外 ) ,包括核心資產華晨中國、金杯汽車、申華控股三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及其他非上市資產,以及附件一清單所列示的融資租賃物。

據悉,沈陽汽車本次投資的交易對價不超過人民幣 164 億元,主要交易架構為通過出資人權益調整,將華晨集團 100% 股權調整至沈陽汽車,資金來源則為沈陽汽車自有及自籌資金。

作為華晨集團重整的一部分,華晨集團管理人建議以拍賣方式處置遼寧鑫瑞所持有的華晨中國 0.44% 股權。

盡管中拍平臺并未透露出價者信息,但作為華晨集團重整的一部分,華晨中國 0.44% 股權的出售,則意味著華晨集團破產重整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與此同時,華晨集團破產重整背后的 " 白衣騎士 ",也浮出水面。

沈陽汽車入局," 白衣騎士 " 浮出水面

2020 年 10 月,華晨集團 10 億元私募債 "17 華汽 05" 無法按期足額兌付,構成實質性債券違約,11 月,因無法按時償還債務,華晨集團被債權人提出破產申請,隨后正式破產重整。

資料顯示,自 2021 年 3 月 3 日實質合并重整開始后,華晨集團等 12 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案先后召開三次債權人會議,但由于《重整計劃(草案)》遲遲未經過表決通過。公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 6 月 1 日,已有 6029 個債權人向華晨集團申報了債權,如果算上未申報以及無須申報的部分,華晨集團合計債務金額高達 717.98 億元。

面對高額債務,除了華晨中國、金杯汽車、申華控股市場價值尚可的資產外,華晨集團旗下的其他資產基本處于 " 無人問津 " 的狀態。

而對于此前破產重整方案多次未通過表決的原因,有知情人士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主要是針對關鍵資產的處置,債權人沒有達成一致。

為了推動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的順利進行,在 2022 年 12 月 10 日及 2023 年 3 月 15 日沈陽中院開啟第三次重整投資人招募。

" 本次招募重整投資人的目的在于,整合重整投資人在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和華晨集團等 12 家企業現有資產、資源,優化華晨集團等 12 家企業資產負債結構,釋放華晨集團等 12 家企業重整價值,依法保護債權人、職工等相關主體的合法權益。" 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600609.SH,下稱 " 金杯汽車 ")在公告中指出。

歷時近三年,華晨集團的重整投資人也終于敲定。

啟信寶顯示,沈陽汽車成立于 2023 年 2 月 21 日,注冊資本 5 億元人民幣,為沈陽財瑞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而后者則為沈陽地鐵經營有限公司和沈陽財盛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各出資 50% 組建而成,股權穿透顯示,沈陽地鐵及沈陽財盛實控人均為沈陽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 " 沈陽國資委 ")。

這也意味著,華晨集團最終將由地方政府接手。

不過,在業內看來,由沈陽市政府接手華晨集團也在情理之中。早在今年 4 月,市場有消息稱沈陽市相關部門可能向華晨集團收購華晨中國股份。

盡管華晨中國發布公告進行了澄清,但在過去 20 年里,華晨集團尤其是其與寶馬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在遼寧及沈陽汽車工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數據顯示,2022 年沈陽市總稅收 529.4 億元,其中,華晨寶馬納稅貢獻達到 485 億元,占沈陽總稅收超過 91.6%。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 2020 年 8 月華晨集團債務危機爆發之初,當地政府就聯合銀行成立了專項處理小組,遼寧省委、國資委相關領導都參與其中,其中還包括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遼寧省分行、交通銀行遼寧省分行等 30 余家銀行。

" 現在很多人認為華晨已經成為省里的棄管企業了,但是這種看法明顯是不了解華晨真實的狀態。專項處理小組的成立就是一個信號,遼寧省政府方面并未放棄華晨。" 彼時,面對華晨集團債務危機,其相關負責人獨家回應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時表示。

而今,隨著沈陽市國資委浮出水面,華晨集團歷時近三年的重整方案也逐漸清晰。

手握三家上市公司,盤活資產不易

從《重整投資協議》內容來看,沈陽汽車將以 164 億元的交易對價整體承接金杯汽車、申華控股兩家 A 股上市公司和港股上市公司華晨中國三家上市公司控制權和其他非上市資產等,不過,其中不包含遼寧鑫瑞所持有的華晨中國 0.44% 股權。

作為華晨集團全資子公司及華晨中國控股股東,在股權拍賣前,遼寧鑫瑞共持有華晨中國 30.43% 的股權。

" 拍賣 0.44% 股份的目的是推動華晨集團在重整中向沈陽國資委出售股份。" 大和證券研報指出,只有持股比例低于 30% 才不會觸發對少數股東的股份強制要約購買,與此同時,0.44% 股權的拍賣有助于沈陽國資委以低于現金的水平收購華晨中國 29.99% 的股份,完成華晨集團重整并重新獲得對其的控制權,并使沈陽國資委能夠將華晨集團豐富的現金余額用于未來投資。

而從時間上看,沈陽汽車或為當地政府為重整華晨集團而組建。在金杯汽車和申華控股兩家公司公告中也透露,沈陽汽車設立目的為發展沈陽市汽車產業。

今年 5 月 23 日,《沈陽市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 2023-2025 ) 》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提出 " 盤活現有整車生產能力,通過引入造車新勢力以合作伙伴、代工服務等方式靈活利用華晨集團破產重組后的相關產能、資質等重要生產資源 "。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華晨集團有良好的基礎,無論是寶馬還是金杯,都處于龍頭位置,接下來最好的結果是把資源盤活利用,圍繞寶馬的配套實現進一步發展。

不過,盤活華晨集團等 12 家企業的資源也并非易事。

在過去 20 多年里,華晨集團過度依賴合資板塊,在中國汽車市場結構性調整的大潮中,自主板塊的發展始終羸弱。2022 年,華晨中國凈利潤同比減少 40.25% 至 71.47 億元,基本每股盈利下滑至 1.42 元。

尤其是去年 2 月華晨寶馬完成股權變更后,華晨寶馬作為合資企業為華晨中國貢獻凈利潤由 2021 年的 145.15 億元大幅減少 83.6% 至 23.8 億元。

此外,旗下從事制造及銷售輕型客車、多用途汽車的附屬公司華晨雷諾金杯汽車有限公司(下稱 " 華晨雷諾 ")正進行破產重整,沈陽華晨金東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 " 華晨金東 ")也已于 2022 年 7 月 26 日展開清算程序。

更為重要的是,今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多位車企高管表示當前中國車市正進入激烈的淘汰賽,尤其是中國汽車行業洗牌加速。

"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現存 148 個汽車品牌,其中中國品牌 114 個,外資品牌 34 個,其中 20% 的頭部企業掌握著超過 90% 的市場份額。"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認為,未來三年內,中國市場或有 70% 的品牌面臨 " 關停并轉 "。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也指出,中國汽車市場未來可能只剩下 5 個玩家。

而進入破產重整長達三年的華晨集團,也錯失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三年。華晨集團能否通過重整盤活現有資產并獲得重生,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值得注意的是,本應在 6 月 30 日第四次債權人會議上進行表決的重整方案再度延期。

7 月 1 日,金杯汽車再發公告稱,華晨集團等 12 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第四次債權人會議如期召開,《重整計劃 ( 草案 ) 》表決時間延期至 2023 年 7 月 31 日 18 時。

金杯汽車在公告中表示,華晨集團等 12 家企業本次提交的《重整計劃 ( 草案 ) 》是否能夠通過債權人會議表決以及法院裁定尚具有不確定性,《重整計劃 ( 草案 ) 》表決是否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尚具有不確定性。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宋佳遙

21 君薦讀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