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辟謠京東收購,永輝超市還有什么新故事可講?

2023-08-04 17:19:52來源:ZAKER財經  

股價連續兩天大漲,最終卻只是媒體和投資者的一廂情愿。

昨日,永輝超市辟謠:沒有被京東收購這回事。消息一出,公司股價應聲大跌。

可是,如果不能投身京東,永輝超市還有什么新故事可以講?是那個被定義為第三個十年的 " 科技永輝 " 嗎?

辟謠京東收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近兩天,一則消息轟炸了零售圈,京東有意向收購永輝超市,實現控股。電商巨頭和本土連鎖超市老大一旦結合,對線上線下零售行業的格局,勢必帶來重大變化。

這則消息的源頭,為一家自媒體的 " 獨家報道 "。報道的篇幅雖然不長,但從相關表述來看,言之鑿鑿,似乎并非胡編亂造,信源至少為京東或是永輝一方。

報道中,甚至明確提到,雙方至少進行了一輪初步溝通,暫未達成一致。" 京東表現得較為強勢,目標是取得永輝的控制權,將其千家線下門店和生鮮供應鏈完整納入京東體系。"

而 " 永輝超市創始人兼董事長張軒松,更傾向于接受京東的財務投資,不想將 20 年的心血拱手予人。"

過去幾年,京東在生鮮超市 7FRESH、社區團購項目京喜拼拼等項目上接連失利,但劉強東始終沒有放棄對新零售的布局。

最近幾個月,京東動作頻頻。成立創新零售部,整合七鮮、拼拼等業務成為獨立業務單元,已開始嘗試前置倉項目。一度幾近啞火的京喜拼拼再度進行整合,變身 " 京東拼拼 " 再戰新零售。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京東洽購永輝超市,快速補齊線下門店和生鮮供應鏈上的短板,似乎很有必要。

而永輝如能徹底投入京東的懷抱,借助其流量和大數據等方面優勢,或可快速完成 " 科技永輝 " 的轉型。

一切都說得通,市場也樂見其成。

8 月 1 日,消息傳出,永輝超市當天收盤上漲 3.71%,次日,更是直接漲停。

但商場畢竟不是講故事,里面人為因素的摻雜,各種利益的權衡,不是局外人一句兩句所能講清。

京東收購永輝的消息發酵兩天之后,永輝超市(601933.SH)終于在昨日站出來公開辟謠:" 公司不存在該事宜,也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 公司股價應聲下跌,8 月 3 日收盤,大跌 6.77%。

奇怪的是,截至本文發布之時,該消息的源發媒體,仍未將這條 " 獨家 " 刪除。

京東、永輝牽手

2010 年,永輝超市在成立十年之際,成功掛牌上交所主板,成為了最年輕的商超類上市公司。

永輝發軔于福建,走向全國,開出千家連鎖超市,其成功的秘訣,正是生鮮。

在中國零售行業的上一個十年中,雖然有各種新勢力借助資本,試圖對生鮮進行互聯網改造,但礙于其無法標準化、損耗高等問題,這一條路始終無法跑通。無數創業者,倒在了生鮮互聯網化的道路上。

正是借助自身長期以來在生鮮供應鏈上打造出來的優勢,上市之后的永輝超市,有了資本的加持,后來居上,成為了國內連鎖超市巨頭。

作為一家引領行業的現象級企業,永輝超市也獲得了資本的垂青。

2014 年,全球知名零售企業牛奶國際,出資 57 億元入股永輝超市,成為了其單一第一大股東。

隨后幾年,永輝超市先后迎來了京東和騰訊,超豪華的股東天團加持,也給這家傳統超市,注入了互聯網基因。

彼時,O2O 興起,互聯網巨頭們,在資本市場密集掃貨,用資本卡位線下連鎖商超資源,分成了明顯的阿里和騰訊兩派。永輝超市顯然是站在了騰訊的隊伍中。

隨著線上線下合作的深入,在有永輝超市的城市,可以通過京東下單該超市的貨物,并及時送達,永輝成為了京東及時零售上的重要一環。

截至目前,京東系的京東世紀和宿遷涵邦,分別持有永輝超市 8.11% 和 5.27% 股權,持股合計 13.38%,超過張軒松、張軒寧兄弟二人,為僅次于牛奶國際的第二大股東。今年 5 月,接替徐雷出任京東 CEO 的許冉,親自擔任永輝超市非獨立董事。

順便提一句,永輝超市現任 CEO 李松峰為做技術出身,也曾有長達十年的京東供職經歷。

永輝的故事

在從福建在全國邁進的過程中,永輝超市表現出了極大的 " 狼性 "。

為了快速占領中部重鎮武漢市場,2013 年,永輝超市借助資本手段,對中百集團發動突襲并舉牌,其后,又陸續通過二級市場大舉增持,試圖一舉拿下這家地方國資控股的連鎖超市集團。

當武漢國資反應過來后,立馬調動各方資源,對永輝超市實施阻擊,在長達 3 年時間里,雙方展開了爭奪中百集團的拉鋸戰。

最終,在有關部門的介入下,永輝和武漢國資于 2019 年握手言和,決定不再謀求對中百集團的控制權。

控股中百集團遇阻,并沒有影響永輝超市在全國范圍內攻城拔寨。

2015 年和 2017 年,公司累計出資超過 20 億元,相繼出手聯華超市和四川連鎖超市紅旗連鎖,成為兩家同行的重要股東。

通過資本之手,永輝超市在短短幾年間,打造出了自成一體的" 永輝系 "。

不過,永輝超市與聯華超市的資本聯姻,僅維持了短短一年,即宣告分手。最近兩年,永輝密集減持中百集團,持股已從最高的 29.86% 降至目前的 9.85%。

在由阿里掀起了上一輪新零售浪潮中,永輝超市也沒有缺席,成立永輝云創具體操盤,推出新零售品牌超級物種,欲與盒馬鮮生正面抗衡。

不過,新零售行業的玩家們,顯然都低估這門新生意的吞金能力。永輝云創持續虧損,直接危及上市公司業績。

2018 年,公司將永輝云創 20% 股權,轉讓給張軒寧,將其從合并報表中剝離。兩年后,又將這部分股權回收,再度并表。2022 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已縮水至 3694.32 萬元,凈利潤虧損 6682.45 萬元。

過去兩年,因受外部不利環境影響,及社區團購等新零售的沖擊,永輝超市連續巨虧,2021 年和 2022 年,合計虧損超過 67 億元。

今年,情況終于有所好轉,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 3.9 億元,與上年同期的 -1.1 億元相比增加 5.0 億元,但扣非凈利潤僅有 1.0 億元,同比僅增加了 0.1 億元。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