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5 位導演、5 家公司,暑期檔“贏家通吃”

2023-08-24 10:19:22來源:ZAKER財經  

文 | 犀牛娛樂,作者 | 小福,編輯 | 樸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時間一晃,暑期檔也進入到了尾聲階段。

作為創造了歷史最佳成績的一屆暑期檔,這個夏天里誕生了不少題材、體量各異的爆款電影。而在項目優異的票房數字背后,這些影片的出品公司們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犀牛君發現,別看暑期檔爆款電影五花八門,但背后主要的贏家構成大致也就能劃分成兩類:知名導演的個人公司,以及穩坐行業上游的頭部電影公司。

頭部導演輪流上牌桌

先說導演公司。

縱覽暑期檔的 4 部 20 億 + 爆款電影,背后無一例外都出現了大家熟悉的電影創作者名字。他們或是擔任影片導演,或是出任影片監制,臺前參與項目的形式不一,而幕后卻都作為主要出品方的實控人坐享影片收益。

陳思誠可能是當下電影市場最成功的商業電影操盤人之一。在他導演、監制的項目中,除了《外太空的莫扎特》這部太過 " 實驗 " 的影片之外,幾乎所有項目都為他帶來了盈利。今年暑期檔第一號爆款《消失的她》,也會成為其中一員。

陳思誠是《消失的她》的監制,同時也是項目主控公司壹同傳奇的實控人。作為項目的實質主導者,陳思誠將成為這部影片幕后的最大獲益者。

從《我不是藥神》《受益人》《奇跡 · 笨小孩》再到這次的《孤注一擲》,寧浩領銜的壞猴子團隊愈發壯大,伴隨青年導演培養機制逐漸成型,品控也日漸穩定下來。

同樣出自壞猴子簽約導演申奧之手,《孤注一擲》的票房卻較《受益人》翻了十倍不止。這部累計票房已經突破 30 億關口的影片不僅將統治暑期檔后半程,不出意外還有望超越《消失的她》成為今年暑期檔單片票房最高的項目。

而作為影片監制的寧浩,也將通過與他深度綁定的壞猴子文化及上獅文化,從這部影片中獲得不錯收益。

論起這四部爆款影片背后的主導人,就屬王寶強的導演資歷最淺。不過用腳投票的觀眾總能給出最合理的答案,從金掃帚獎得主到 20 億 + 大賣電影導演,也不過就隔了 6 年的厚積薄發。

《八角籠中》這個項目稱得上 " 大起大落 "。前期被各路資本不看好,王寶強不得不自掏腰包堅持制作,甚至到了影片后期階段還因為資金緊缺被迫求助于好友陳思誠導演。

前期的舉步維艱,換來了王寶強名下三家公司的主要出品,也換來了影片大爆后王寶強的幾乎獨享分成。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封神第一部》的表現,可以說是 " 身上爭議不斷,票房穩如老狗 "。盡管短期內還很難看到這個投資規模龐大的三部曲項目真正回本的那一天,但至少從現在的票房數字和市場走勢來看,《封神第一部》已經順利過關了。

在其背后,除了主控方北京文化,導演烏爾善的世紀長生天影業也將作為第二出品及聯合發行方,在項目中獲得可觀的回報。

除了這四部頭部爆款之外,《熱烈》的市場表現雖低于行業預期,但并不妨礙這仍然是一部成功盈利的好項目。由這部影片導演大鵬實控的他城影業,也將作為直接利益方在這部影片中獲得可觀的收益。

在好內容逐漸成為行業主導的當下,這些行業內創作者中的中堅力量們影響力與日俱增。而通過這些頭部創作者之手誕生的爆款項目,也在源源不斷地為他們輸出實際收益。

" 全能 " 公司挑大梁

除了這幾位頭部創作者之外,諸多頭部電影公司也依舊保持著出色表現,在今年暑期檔共享這份勝利的喜悅。

不過在這些公司中,明顯可以劃分為兩種派別。

其一是以阿里影業、貓眼影業、中影為核心的 " 全能型 " 電影公司,這三家公司在今年暑期檔參與作品眾多,最為強勢。

譬如在今年暑期檔里參投項目最多、參與度最高的一家電影公司阿里影業,參投項目多達 8 部。在此之中,阿里影業作為主要出品方成功押注《消失的她》《長安三萬里》《孤注一擲》三部爆款,同時在《熱烈》《巨齒鯊 2:深淵》等等優質項目中也均有布局,收獲頗豐。

貓眼影業也緊隨其后,作為主要出品公司參與了《八角籠中》《長安三萬里》兩部 20 億 + 級別項目,另外還參與了《封神第一部》及《熱烈》的相關工作。無論在參與項目數量還是爆款率上,都處于行業前列。

唯一能夠與這兩家公司相抗衡的,也就只剩國字頭大哥中影了。在今年暑期檔,中影作為第三出品方出品了爆款《孤注一擲》,同時參與了《長安三萬里》《熱烈》《巨齒鯊 2:深淵》《我愛你!》等重點影片的出品工作。

不難發現,這三家公司的共性就是業務覆蓋范圍極廣。像阿里影業與貓眼影業,作為行業內的互聯網電影公司巨頭,其業務范圍涵蓋了在線票務、數據服務、宣發、出品等多個維度。其中依托于在線平臺建立起的互聯網發行網成長速度驚人,近年來愈發有壟斷之勢。

以宣發服務為橋梁,阿里影業與貓眼影業借此參投了大量的優質頭部項目。這種強勢的公司優勢和廣撒網的布局特點,為它們押中爆款提供了更高成功率。

而中影也不必贅述。作為行業內影響力最大的國有電影公司,中影在傳統電影發行領域擁有極強的話語權,同時也由于其公司特點能夠獲得更多項目的出品機會。但相比之下,中影的參與廣度雖有,力度卻弱于兩家互聯網電影公司,主要出品項目數量比較有限。

其二便是模式比較傳統的內容型電影公司。

這個暑期檔的動畫電影 MVP 莫過于《長安三萬里》主控公司追光影業。

在多部真人電影夾擊之下,《長安三萬里》依靠內容品質、話題共鳴一路堅挺,拿下了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歷史第二位的超預期成績。作為制作方的追光動畫,也借此實現了自我超越,創造了歷史以來票房最高的一部作品。

在這部影片的可觀收益背后,追光影業還能夠以此獲得更寬裕的開發資金,從而更加從容地投入到下一部動畫電影的開發工作中。

而與大鵬導演深度捆綁,主控出品《熱烈》的儒意影業也在暑期檔留下了一定存在感。除了這部影片之外,儒意還是《消失的她》的聯合出品公司之一,雖沒能大富大貴,但小賺一筆問題不大。

結語

影市時過境遷,行業洗牌不斷。市面上流行的電影題材在變,行業內的游戲規則在變,而牌桌上主導的人自然也在變。

在當下電影市場,以陳思誠、寧浩、徐崢為代表的行業頭部創作者作用將愈發不可替代。除了他們的個人項目之外,由他們樹立起的新人幫扶模式也將成為未來的核心模式之一,持續為市場輸送優質項目。

而另一邊,以制宣發為一體的 " 全能型 " 電影公司,以及通過深度綁定創作者或在某領域深耕的內容公司,也在寒冬之中顯示出了更強的競爭力。

某種程度上說,一個由頭部創作者與具備制宣發綜合能力的頭部公司為主導的新市場格局,正在逐漸成型。

在這個暑期檔中,已經提前照進了現實。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