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有紀錄以來第二次!SWIFT:7 月人民幣全球支付占比突破 3%

2023-08-24 15:21:32來源:ZAKER財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財聯社 8 月 24 日訊(編輯 瀟湘)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 SWIFT ) 周三 ( 8 月 23 日 ) 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2023 年 7 月,在基于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躍貨幣的位置,占比升至 3.06%,為連續第六個月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人民幣有紀錄以來第二次在全球支付占比中超過 3%。

人民幣占比上一次突破 3% 還要追溯到 2022 年 1 月。當時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比例達到了 3.2%,打破了此前在 2015 年創下的紀錄。

有經濟學家表示,從外貿企業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的占比持續上升,將有助于出口企業規避外匯匯兌風險和損失。

人民幣今年在全球支付占比中的持續攀升背后,本身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年內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接連傳來了新消息。

從我國完成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到人民幣超越歐元成為巴西外匯儲備中第二大貨幣,再到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幣償付外債,人民幣的國際儲備貨幣、支付貨幣等功能正不斷增強。

SWIFT 報告的其他看點

除了人民幣愈發受到歡迎外,此份 SWIFT 報告還不乏其他一些頗受矚目的變化。

根據 SWIFT 本周三發布的最新報告,美元作為全球支付貨幣的使用量在上月大幅增加,7 月以 46.46% 的創紀錄支付占比再度蟬聯第一。而十年前,這一比例還僅略高于三分之一。

雖然 SWIFT 的數據并不涵蓋整個貨幣市場,但其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美元在國際金融中的作用依然強勁——即使全球不少國家已經在朝著更為多元化的儲備方向發展。例如,由新興市場國家組成的金磚國家集團創立的多邊貸款機構的目標,是將以本幣融資的比例從不到 20% 提高到 30%。

美元在 SWIFT 報告中的支付份額不斷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 " 犧牲 " 歐元為代價的—— 7 月份歐元支付占比已下降到了 24.42%,為歐元問世以來的最低。

7 月支付占比位于歐元和人民幣之間的是英鎊和日元,兩者的比重最新分別為 7.63% 和 3.51%。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