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精品文物品味傳統文化 線上線下文博展里過個文化年
欣賞精品文物、品味傳統文化,參觀博物館成了不少市民今年春節假期一大休閑方式。春節期間,各地文化機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紛紛開展了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打造喜慶祥和的“文化年”,多姿多彩的文化展覽活動不僅傳遞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為就地過年增添了融融暖意。
今年是牛年,不少博物館以此為主題,并結合農歷新年開展主題展覽。其中,國家博物館推出“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展示了與牛有關的珍貴文物和藝術品160余件;中國美術館也有春節“牛”展,參展的作品無論是雕塑、國畫、油畫,還是年畫、版畫、漆畫,都離不開“牛”的元素。此外,揚州博物館還攜手青海省博物館推出原創牛年生肖藝術展等多個精美展覽,傳遞著納福迎新等美好寓意。
記者注意到,不少博物館還為市民準備了豐富的線上“文化大餐”。據悉,正月初一至初七,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和“數字故宮”小程序同步推出了“故宮紅”系列文化專題,以故宮建筑、藏品中的紅色為切入點,用圖文、游戲、線上展覽等形式,串聯建筑歷史、非遺傳承、文創產品等文化資源,讓觀眾感受我國濃濃的新春文化。
同時,各地春節期間還推出了線上展覽及舉辦主題在線直播活動。比如,揚州各博物館聯合推出“疫情防控過大年線上系列展覽”;南京市江寧區直播“跟著非遺大師過大年”;鎮江西津渡和醋文化博物館在線上開啟中國醬醋文化節;泰州博物館上線“重返侏羅紀”恐龍主題文化線上圖片展等。此外,安慶博物館還推出了線上“云游安慶”“黃梅戲藝術陳列”展覽,讓觀眾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歡樂、祥和、喜慶的過年氛圍。
除了線上線下開展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外,今年還增加了與市民互動的體驗。比如,山西青銅博物館線上線下聯動,市民可以用電腦、手機等打開“全景山西青銅博物館”,從外景到內景全方位“云游覽”。同時,山西青銅博物館還陸續推出了5場主題直播,細數館內及各地博物館的“牛”文物,送上傳統年俗知識,市民可以參與互動,領取活動材料包,在家里上手體驗。
實際上,隨著博物館不斷融入百姓生活,“博物館里過大年”逐漸成為人們春節期間喜聞樂見的“新年俗”。專家認為,這主要得益于近年來博物館“讓文物活起來”的探索與實踐。面對觀眾日益強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館在展覽與傳播上不斷完善,滿足不同知識結構觀眾的觀展需求。(陳文麗)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