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 基建地產拖累投資增速放緩

2021-10-19 10:15:45來源:大眾證券報   

據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的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23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三季度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較二季度回落0.6個百分點。

環比來看,三季度GDP增長0.2%,較2016-2019年同期增長均值1.5%大幅走弱。從三大產業來看,三季度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為7.1%、3.6%、5.4%,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5.5%、4.8%、4.8%,較二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回落1.3個百分點、回落0.2個百分點。

“4.9%的單季增速是21世紀以來剔除2020年數據后的歷史新低。而從環比來看,三季度實際GDP環比增速剔除2020年一季度數據,環比增速是近年來最低水平。”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18日分析認為,“從數據表現來看,三季度經濟仍處在探底過程中,供需兩側均表現較弱,三季度GDP平減指數為4.9%,平減指數仍然較高但較二季度稍有下降,考慮到三季度工業品的物價(PPI)較二季度是明顯上升的,說明消費品端物價環境變弱的更快,整體來看通脹環境并不理想。”

中郵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魏大朋18日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體來看,9月份的經濟數據驗證了之前經濟承壓的判斷。疫情的擾動或在四季度得到抑制,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貨幣政策首要目標將逐漸切換至穩增長,后續大概率仍有降準及定向降息,貨幣政策寬松疊加經濟回落,大宗商品供需的矛盾有望得到緩解,下游企業的成本壓力將得到改善。無風險利率的下行有望進一步抬升股債的價值中樞。消費有望持續穩健恢復,可選消費彈性大于必選消費,而科技、成長的配置主線仍有望得到持續的演繹。”

工業生產活動走弱

【數據回放】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兩年平均增長6.4%。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3.1%,比2019年同期增長10.2%,兩年平均增長5.0%。

【解讀】中郵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魏大朋:9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由8月的5.3%驟降至3.1%,由于一些省份的拉閘限電,上游高能耗行業停產對工業增速的拖累凸顯。能耗雙控對工業開工率影響較為顯著,水泥、化工等高耗電行業生產亦受到限制,PVC、甲醇、滌綸長絲等開工率有所下降。

另外,汽車缺芯、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企等因素也對工業生產有所沖擊。商品價格過快上漲抑制中下游需求,并反過來制約后續價格上漲速度和幅度,造成下游傳統周期制造行業以及基建產業鏈補庫放緩、工期延長、接單意愿下滑。

基建地產拖累投資增速放緩

【數據回放】1-9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97827億元,同比增長7.3%;比2019年1—9月份增長7.7%,兩年平均增長3.8%。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27473億元,同比增長9.8%。從環比看,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17%。

【解讀】魏大朋:1-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8.8%,較前值回落2.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5%,較前值回落1.4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4.8%,較前值回落0.9個百分點。

從9月當月同比增速看,地產、基建、制造業投資增速分別為-3.5%、-6.5%和10%,前值分別為-1.4%、-3.8%和1.6%,地產、基建繼續回落,基建受洪澇災害后趕工影響有所修復,但仍處于低位。制造業投資趨穩,仍然強于基建、地產。制造業投資受高技術制造業、電氣機械、電子設備及專用設備制造業等行業支撐,數據仍然較強。后續隨著盈利周期的逐步見頂,預計制造業將承壓。建議重點關注“專精特新”等高成長性制造業板塊。需求低迷疊加“能耗雙控”拖累工業生產增長放緩,高技術制造業表現亮眼。

消費小幅回暖復蘇

【數據回放】1-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057億元,同比增長16.4%,比2019年1-9月份增長8.0%。其中,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833億元,同比增長4.4%;比2019年9月份增長7.8%,兩年平均增速為3.8%。

【解讀】魏大朋:9月份南京疫情影響逐步弱化,居民的消費需求小幅回暖,商務出行、文化旅游等跨區域消費的高社交屬性消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從行業上來看,9月餐飲、石油制品、紡服鞋帽分項兩年復合增速為0.1%、1.5%、1.7%,較前值-5.8%、-1.0%、-1.7%顯著修復。地產后周期消費數據較8月有所回升,但受制于地產調控較嚴,家具和家電同比增速依然是社零拖累項。

值得注意的是,9月乘用車銷量為175.1萬輛,同比下降16.5%,汽車銷售仍然受到“缺芯”制約。展望后市,在國內疫情不出現大范圍擴散前提下,居民消費尤其是非房消費將維持改善態勢,重點關注新興消費和可選消費中的耐用品板塊。

(劉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