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信貸投放力度加碼 銀行要如何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2022-02-22 07:57:13來源:城市金融報  

2022年一季度,正是各家銀行“開門紅”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當前,銀行的重點客戶是誰?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推動經濟轉型發展,今年信貸資源配置將向哪些領域傾斜?信貸投放過程中,銀行要如何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2022年首季“開門紅”已經打響,各大銀行紛紛加大了信貸投放力度。調查發現,爭搶行業優質客戶,加碼信貸投放力度已成為常態,在投向上,銀行更多將目光瞄向了大零售、消費、綠色金融等行業。

信貸投放力度加碼

2022年一季度,正是各家銀行“開門紅”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多位銀行業從業人士表示,當前,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已成為常態。“銀行的主要盈利還是來自息差,開年多放貸,鎖定一定比例的利息收入是總行一早就提到的要求。”一位股份制銀行信貸部門人士介紹,“當前我行企業信貸業務的重點客戶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上市企業、知名品牌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總行要求在公司業務中提升中長期貸款項目占比,以降低貸款成本。”

“目前只要經營狀況良好、有信用記錄和抵押物的企業,獲得信貸的概率都大大提高。”另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也提到,“一般來說,銀行投放信貸力度按季度占比主要分為4:3:2:1,早在2021年底,總行就已經下發了通知,要在2022年全面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從數據來看,2022年1月至今投放的數量已經遠超2021年同期,在政策的扶持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將會是常態。”

國有大行也不例外,一位國有大行支行相關部門人士介紹,“一季度全力做好‘開門紅’是總行下發的要求,我行已建立健全對小微企業敢貸、愿貸的機制,根據不同分支機構的實際情況做好貸款投放”。

談及銀行加碼信貸投放力度舉措的原因,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主要是為對沖經濟新的下行壓力,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目前復雜的內外環境下,小微企業面臨經營成本、融資瓶頸等多重壓力;其次,加大信貸投放對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對我國穩就業、促內需,推動產業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重點關注小微、綠色領域

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小微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調查過程中,2022年多家銀行將小微企業列入了重點投向領域,此外,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也成為銀行關注的熱點。

一位股份制銀行信貸部門有關人士表示,“2022年,我行的信貸業務對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主的信貸業務的重視進一步提高,以達成‘小微企業兩增’的任務指標。同時,進一步提升對于綠色信貸、涉農貸款、脫貧貸款、民營企業信貸、制造業貸款,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貸款業務的重視,該類業務指標在KPI考核中已經占有一定比例”。

上述國有大行支行相關部門人士也提到,“根據總行要求,2022年,信貸資源配置將更多向零售傾斜,在零售當中主要是以涉農貸款和小微貸款為主加大投放力度,對公業務方面,將重點在綠色信貸、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制造業等方面加大投放”。

在資深銀行業人士王劍輝看來,未來銀行的信貸走向將依舊延續前期的政策導向,在保證中小微企業占比達到一定比例的前提下,支持鼓勵國家重點扶持領域,在房地產、化工鋼鐵、煤炭等方面控制增量,同時在發展前景較好的綠色金融、科技領域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正如周茂華所言,預計未來銀行信貸投放重點領域包括實體經濟薄弱環節與重點新興領域;例如:小微、民營企業、制造業重點領域,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鄉村振興等;另外,預計2022年房地產并購貸款、保障租賃住房與長租房貸款增長會比較明顯。

完善升級內部風控流程

防范金融風險一直是銀行永恒不變的話題,在內外經濟環境復雜的情況下,不少企業經營面臨一定壓力。有銀行人士坦言,“不少小微企業沒有充足抵押品,經營穩定性不夠好,財務管理不規范,對銀行放貸加大了難度,銀行同時也要關注企業帶來潛在的不良風險”。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2021年四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從指標來看,2021年四季度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基本穩定,風險抵補能力較強。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8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35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3%,較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考慮到當下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部分行業仍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擾以及成本壓力上升等因素,銀行還需要對不良反彈風險保持警惕,開展信貸業務更是要認清各地的經濟形勢。一位股份制銀行信貸部門人士表示,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缺電”“缺芯”“缺柜”“缺工”等全球性短缺造成的國際供應鏈緊張還將延續,大宗商品價格震蕩可能加劇;內需持續恢復動能依然偏弱,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受調控政策收緊和市場下行預期影響,房地產市場“先熱后冷”,行業整體信心不足,需要高度關注企業債務風險跨地域、跨市場、跨行業傳導。

在周茂華看來,銀行在傳統行業信貸風控經驗相對較為豐富,但從近幾年案例看,部分銀行信貸風控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銀行風控也面臨新的形勢,銀行需要完善內部治理,根據經濟與行業特點,完善升級內部風控流程,壓實各環節主體責任,建立合理考核激勵機制,加強貸前、貸中、貸后管理;同時,金融數字化發展迅速,近年來,也有不少銀行開始重視金融科技發展,逐步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助力提升風控質效。

“風險應從總量進行控制,我認為銀行應建立多元化抵御系統風險的有效手段,針對不同信貸投向建立不同的風險防控機制,同時還需要強化信貸從業人員管理,從源頭預防風險的發生。”王劍輝說道。( 宋亦桐)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