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科技創新加速產業變革 紡織行業期待更多政策及時雨

2022-03-04 07:53:00來源:江蘇經濟報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參加此次全國兩會,意義非凡。”作為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15個年頭,江蘇陽光集團黨委書記,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麗芬倍感使命光榮。結合企業以及所處行業的發展特點,她早早就準備好了多個建議,期待著更多及時、有力的好政策落地。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貿易國,纖維加工量占全球的比重超過50%,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占全球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說起紡織行業,陳麗芬是自豪的。而立足新時代,她眼中的紡織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定位。“科技”“綠色”等成為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新的“關鍵詞”。

“新一輪的產業變革,關鍵靠科技創新,尤其是數字化轉型。”陳麗芬說。據悉,如今,陽光集團通過建立MTM樣板數據庫、IE工藝數據庫,引進MES生產指揮系統、瑞州自動裁剪系統、智能吊掛生產系統,研發吊掛自動分色系統、篩選配對系統等,在智能紡織車間,裁剪一套衣服只需短短6分鐘,大幅提高生產質效的同時,也為發展贏得了先機。

然而,一花獨放不是春。“目前,全國紡織產業集群有210個,產業集群地區的企業總戶數超過20萬戶;產業集群地區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紡織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45%,集群經濟已成為紡織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說,“未來紡織行業要保持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產業集群的數字化轉型步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紡織產業集群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打造一批數字化的世界級紡織產業集群。”

在陳麗芬看來,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發展的瓶頸在于企業數字化基礎能力不足,特別是裝備和網絡的數字化改造投入較大,制約著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進程。“推動數字化產業集群建設、發展數字經濟,繞不開企業數字化改造和數字化基礎能力提升。”她建議,形成制度普惠政策,將紡織服裝企業數字化建設投入按實際發生額加計75%在稅前扣除,以進一步激發企業數字化建設的內生動力,精準推動紡織服裝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

同時,她還建議,由工信部牽頭,設立國家數字化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創新發展中心。同時,在紡織行業內遴選20個具有不同特色的優勢產業集群作為重點,開展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打造數字化轉型示范產業集群,服務超過10000家大中小紡織企業,以帶動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陳麗芬表示,在紡織行業建立健全綠色低碳發展產業體系,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是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全面貫徹落實以及系統部署國家“雙碳”遠景目標的必由之路。

“碳達峰和碳中和將成為紡織行業綠色發展未來最具影響力的研究與開拓領域。”她建議,未來,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力度,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推進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推動組建節能減排技術與裝備產業聯盟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紡織行業綠色發展服務臺建設,建立互聯網+服務臺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新模式;對于積極參與碳交易的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如在收入所得稅和出口退稅等方面給予優惠,企業參與初期免征碳交易稅和相關的手續費,降低其進入市場交易的成本等。

“我國紡織行業90%以上是中小企業,加強中小企業碳排放服務對取得‘雙碳’目標的勝利具有決定意義。”她建議,各級政府加強紡織產業集群臺式服務,實施對中小企業碳核算、碳監測和減碳技術服務,建立產業集群碳排放管理人才培訓體系,為中小紡織企業提供碳排放管理人才,有效推動行業碳市場建設。(洪姝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