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金穩委重磅發聲:貨幣政策“主動應對” 多措并舉助市場穩發展

2022-03-21 08:01:34來源:城市金融報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會議強調,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會議回應了貨幣政策、中概股、房地產等一系列當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

那么,市場關切的熱點問題下一步如何發展?有何信號意義?

貨幣政策“主動應對”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國民經濟恢復好于預期,生產需求較快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動能繼續成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前兩個月主要經濟指標均有所回升,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3.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7%,比上年12月份加快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近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數據上來看,中國經濟呈現出了陣陣的暖意。綜合來看,在宏觀政策發力和市場主體努力的共同作用下,1月份至2月份我國經濟恢復的勢頭向好,為今年一季度開好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從外部來看,全球疫情仍在持續,對經濟復蘇的影響不可忽視。從內部來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針對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此次金融委會議提出明確要求,一定要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這說明國家層面高度重視一季度經濟,穩增長仍是政策重心,穩健貨幣政策要保持靈活適度,適度發力助企紓困,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有效對沖經濟下行壓力。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下一步,我國貨幣政策仍應抓住時間窗口,更加主動有為,積極進取,及時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靠前精準發力。要更多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多措并舉助市場穩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金融委會議強調,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

我國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發展緊密相關,與數以億計普通投資者切身利益緊密相關,關系到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董希淼表示,防止資本市場大起大落、保持資本市場穩定,不單是經濟問題、金融問題,還是政治問題。此次金融委會議提出明確要求,保持資本市場穩定,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

在周茂華看來,加強部門間政策協調,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一方面,能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另一方面,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避免市場非理性波動影響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董希淼表示,下一步,要引入更多的長期資金和機構投資者,逐步改變以散戶為主的投資者結構,增強資本市場穩定性。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投資者教育,引導投資者全面正確看待資本市場波動,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穩定市場的預期和信心。

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在提到中概股時表示,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

當地時間3月8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依據其《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將5家美股上市的中企列入“暫定清單”,也就是有退市風險的“相關發行人”。

3月11日,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一段時間,中國證監會和財政部持續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開展溝通對話,并取得積極進展。”

3月15日,美國監管機構發聲,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對媒體表示,該委員會正與中國監管部門保持積極溝通,近期已多次舉行會談,雙方致力于達成一份合作協議。PCAOB表示,愿與中國政府部門保持合作關系。

證監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國務院金融委精神時表示,繼續加強與美方監管機構的溝通,爭取盡快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達成協議。抓緊推動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新規落地,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暢通。

優化房地產金融政策

關于備受關注的房地產企業,此次金融委會議提出,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

同日,銀保監會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精神,提出要積極推動房地產行業轉變發展方式,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款,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并收購困難房企優質項目。

當前,房地產市場融資和預期有所改善。董希淼表示,未來一段時間,要進一步調整優化房地產金融政策,滿足房地產企業正常的融資需求和住房消費者合理的住房消費需求。應實施好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合理把握信貸投放,更好地滿足自住型和改善型購房需求。

房地產行業資深評論員劉策認為,過去兩年,行業在去杠桿,部分開發商在銷售回款、融資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導致出現現金流問題,這與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是不相吻合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提出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促進行業的良性循環。

董希淼建議,更重要的是,要進一步探索房地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金融機構要以此為契機,加快優化房地產金融業務結構,加大對住房租賃市場的支持和服務力度。

銀保監會表示,要繼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持續完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地產長效機制,積極推動房地產行業轉變發展方式,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款,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并收購困難房企優質項目,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