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盱眙雨山茶場春茶采摘忙

2022-04-07 08:16:00來源:江蘇經濟報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季。記者昨日在盱眙縣雨山茶場看到,近百名當地村民及30名供電公司青年志愿者正在趕著采摘鮮嫩的菜葉,一派繁忙景象。68歲的陳前華邊忙著采茶邊告訴記者,自己曾是建檔貧困戶,去年摘掉了貧困的帽子,現在認領管護15畝茶園,加上采摘和銷售鮮葉,一年能有2萬多元收入。“現在一天采茶葉有120元左右收入。公司里我們貧困戶有股份,采茶也是為自己干。”他開心地說。

一盒盒包裝精致的當季春茶,在茶葉生產車間制作成功,隨即轉運到“問源茶旅”公司電商平臺上銷售。30多歲的銷售經理程迎星正在抖音平臺上直播帶貨,她背后的展柜上,各種紅茶綠茶包裝盒琳瑯滿目。她告訴江蘇經濟報記者,消費者下單后兩三天內就能收到茶葉,嘗鮮今年春茶。

茶場位于革命老區盱眙縣黃花塘鎮。新四軍軍部曾駐守黃花塘兩年零八個月,指揮紅色鐵流征戰大江南北。雨山茶場1958年建成,高峰時300多名下鄉知青在茶場工作,后因市場競爭、工藝落后等原因日益困頓。國網盱眙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邱巨春告訴記者,2018年5月,盱眙縣供電公司響應國家脫貧攻堅號召,扶持雨山茶場。當年7月,全自動紅茶生產線順利投產,“能源綠·一品紅”系列紅茶上市。截至2021年年底,該茶場累計生產茶葉4.5萬公斤,收益逾1500萬元,今年預計銷售額將突破1000萬元。茶園拓種至2400畝,為所在地雨山村提供近百個就業崗位,村民年增收550萬元,集體經濟較幫扶前增收300%多。2019年雨山村32戶、96人全面脫貧,當地村民人均收入由2018年前不足6000元上升到2021年年底的17000元。

開發生態有機“露能”紅、綠茶飲品,延長茶葉產業鏈;開辦“零碳雨山民宿”,茶旅一體化發展;舉辦紅茶龍蝦烹飪大賽,借節營銷……盱眙縣供電公司以產業為支點,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邱巨春介紹,“問源茶旅”公司2020年8月由盱眙供電牽頭搭建,注冊資本金60萬元,其中社會資本40萬元,供電公司代為曾經的建檔貧困戶出資20萬元,茶場提供6間辦公用房,三者分別持股49%、41%、10%。已經脫貧的農戶如果又返貧,將從41%的股份中獲得分紅,這是防返貧的托底基金。國網盱眙縣供電公司雨山茶場扶貧成果入選2020年國家能源系統“扶貧示范項目”案例,今年3月又被國網江蘇電力選定申報第三屆全球減貧案例。

漫步茶園,滿園蔥蘢,青翠欲滴。記者看到,噴淋系統時不時瓊珠四射,給茶葉澆灌;小型光伏誘蛾燈錯落有致,夜晚成為美麗鄉村一景,也為無農藥有機茶園建設提供支持;大棚電育苗、電排灌、電施肥、溫濕度監控大屏、自動給排水APP系統……茶場里電元素隨處可見。

在茶場智慧化大棚茶園內,盱眙縣供電公司派駐茶場的“第一書記”楊海濤正精心調試智能監控設備。他告訴記者,屋頂鋪設了200千瓦太陽能電池板,外加125千瓦/500千瓦時電儲能設施,使茶場年減少燃煤使用60噸,降低制茶成本10余萬元。光伏年發電量149254.4 千瓦時,收益6.18萬元。通過電價峰谷差轉換,儲能裝置也能收益2.51萬元。據介紹,去年7月,在國網江蘇電力第六屆青創賽上,盱眙供電《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茶旅一體化零碳村建設》奪得一等獎;同年,上海電力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茶場在雨山茶場掛牌,盱眙縣供電公司“電力助農”、電力助推鄉村振興等實踐成為高校研究課題。

“國網盱眙縣供電公司將繼續打造‘零碳’雨山村等項目,綠色出行、全電烹飪、智慧生活、全方位全鏈條‘零碳’宜居鄉村綜合性解決方案正在更大面積推廣中,持續助力鄉村振興。”邱巨春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