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智能制造”賦能產業發展 江蘇發布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指數

2022-09-30 08:17:16來源:江蘇經濟報  

國家“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推動“產業數字化”和“傳統產業智能化”,特別是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同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為加快推進電動自行車行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切實解決基層企業智能制造實施過程中存在的難題,提升行業企業智能制造水平,從去年起,省工信廳陸續開展了高端裝備、化工、紡織等細分行業的智能制造進園區活動,推動加強診斷機構、服務商、金融機構、高等院校與園區企業的對接,促進完善智能制造發展生態體系構建。近日,該系列活動的第四站“智能制造進園區 為企服務解難題”(電動自行車行業)活動在無錫舉辦,進一步推動了供需兩端精準對接,促進智能化改造項目落地、產生實效。

“智能制造”賦能產業發展

在推動制造強省工作中,除了加快產業集群培育外,江蘇始終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動搖,積極構建“車間—工廠—園區—集群”多層級推進機制,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等基礎支撐體系快速發展,服務商、產業金融、人才供給等生態體系日益完善。進入“十四五”時期,江蘇智能制造的發展已經進入從試點示范向全面推行、從點上突破向線面推廣、從政府引導推動到企業主動實施的新階段。在本階段,完善區域智能制造發展生態、促進有效供給和需求充分對接、推動智能制造在各行業全面展開成了推動發展的關鍵。如何推動包括電動自行車產業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即是這一發展深化階段的重要問題之一。

“雙碳”背景下,電動自行車成為環保出行的時代定勢,行業迎來快速增長的機遇。目前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同時,電動車用戶向年輕化發展,在物聯網、自動駕駛等相關技術的廣泛應用與年輕用戶對產品的智能需求下,二輪電動車產業發展將向著開發具有高價值智能化產品的方向發展。就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現狀而言,電動自行車行業85%的企業處于智能制造評估一級及以下水平,低于國內制造業平均水平,但近年來生產企業在數字化設計、柔性化生產、綠色化創造、智能化服務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本次活動發布了電動自行車行業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和電動自行車行業智能制造場景庫,為電動車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標準、指明了方向。以數字化為抓手,以場景應用為牽引,智能制造將助力企業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釋放數字技術對行業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企業積極探索“智造”方案

無錫錫山區的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經過長期發展,已呈現出品牌不斷集聚、規模不斷壯大、質量不斷提升、產業鏈不斷完善、技術進步加速等特點,但長期累積的一些結構性矛盾,尤其是資源外流速度加快、國際品牌缺少、人才緊缺等問題也逐漸顯現。錫山區工信局對此開展深入調研,并對電動自行車企業的智能化改造需求展開挖掘與分析,在活動上總結發布了電動自行車企業智能化改造的六大典型需求。

錫山區工信局局長唐皓在發布電動自行車企業智能化改造典型需求時透露,首先,在計劃與調度方面,企業面臨生產能力與銷售訂單不匹配、難以預測市場需求等問題;在倉儲配送方面,庫存情況無法實時獲取,難以合理安排采購、發貨等工作;在生產作業、設備管理、集成三方面,企業大多依賴人工操作,數據共享性、調度靈活性較差,容易出現生產能力不穩定、管理協調上的困難;在產品設計方面,企業面臨市場產品同質化、成本競爭壓力大、市場需求亦難以預測的困境。

針對這些問題,許多企業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結合,生成了一批優質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雅迪集團基于自身業務模式,在各領域布局智能化、數字化系統:數據中心搭載了阿里云智能物聯網關;在共享智慧園區,智能門衛、智能安防對生產環境進行實時監控管理;運輸方面,運用智能技術實現倉庫間的調撥;在服務方面,雅迪通過“智美APP”為車主提供售后服務平臺。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等數字化技術與產業業務鏈的深度融合,雅迪的訂單交付率提升了10%,制造成本降低了10%,制造過程直通率提升了20%。在無錫曉楓云智能工廠管理平臺支持下,愛瑪集團利用電動車生產仿真優化系統、智能車間數字化管理系統、智能車間MES制造執行系統等數字技術場景運用,實現了原材料入庫到完工入庫的整體生產效率升級,整個生產過程透明可視、可控感知、有機追溯,有效保障了產品生產質量,快速實現了數字化轉型。

創新金融產品服務企業需求

智能制造項目的持續推進,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有效支撐,如何為更多的中小企業提供創新的金融服務產品,也是金融機構不斷探索的方向。

為了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短、頻、快”的需求痛點,提升融資效率,無錫錫商銀行為產業鏈、中小微企業量身打造了“錫e融”供應鏈金融產品體系,結合企業人行征信、納稅數據等大數據對客戶進行綜合信用評價,為主機廠商的采購客戶提供純信用采購融資,將款項定向支付給主機廠商用于采購或服務。浙商銀行則不斷完善全生命周期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推出涌金池化平臺、超短貸等金融產品與分銷通、訂單通等供應鏈金融創新服務模式,致力于為企業提供差異化產品與服務,以滿足企業在盤活資產、擴大銷售、采購等不同應用場景的個性化需求。

省工信廳副廳長徐軍表示,進入“十四五”時期,江蘇智能制造的發展已經進入從試點示范向全面推行、從點上突破向線面推廣、從政府引導推動到企業主動實施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關鍵是要完善區域智能制造發展生態,促進有效供給和需求充分對接,推動智能制造在各行業全面展開。要切實解決一批企業智能化改造具體問題,努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場景,加快培育一批區域智能制造服務平臺。“我們希望通過開展進園區進集群活動,不斷擴大智能制造‘朋友圈’,共建智能制造‘生態圈’,攜手譜寫江蘇智能制造發展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