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江蘇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成效顯著 水生生物資源逐步恢復

2022-09-29 08:21:47來源:江蘇經濟報   

自2021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捕以來,江蘇大地昔日漁船往來、撒網捕魚的繁忙景象不復存在。據悉,為科學評估長江禁捕效果,江蘇統籌布局全省“江河湖海”一體化監測體系,系統調查和分析全省重點水域水生生物資源現狀和變化趨勢,省農業農村廳9月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現場公開江蘇最新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報告。

江蘇湖泊眾多、水網密布,自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開展以來,我省成立了江蘇省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體系專家委員會,制定了全省統一的實施方案,在長江干流江蘇段、長江重要支流及通江湖泊、水生生物保護區、重點湖泊、近海重點水域、長江口毗鄰海域等開展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工作。其中,2021年江蘇共設置監測站位61個、監測斷面43個、監測點位609個,實現全省長江干流江蘇段及水生生物保護區、重點水域全覆蓋。

從最新發布的監測結果來看,與2020年相比,2021年長江干流江蘇段、省管五大湖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水域的水生生物資源呈現逐步恢復的良好態勢;近岸海域的水生生物資源總體保持穩定。

據觀測考察,2021年長江干流江蘇段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約為96頭,比2020年略有增長,集中分布于南京新生洲至長江大橋水域、鎮江征潤洲至落成洲水域,泰州-南通水域等部分歷史分布空白區持續觀測到長江江豚,自然種群呈穩定增長趨勢,且常規監測采集鑒定的魚類與2020年相比增加15種。

為全力打好打贏禁捕退捕這場硬仗,2022年我省制定了《江蘇省水生生物資源與漁業水域環境監測工作方案》《江蘇省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工作證管理辦法(暫行)》等制度,進一步完善監測體系、加大監測力度、規范執行標準,按照“監測中心-監測站-監測點”三級架構,在專業力量、設備條件上不斷配齊配強,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工作體系,為長江十年禁漁成效評估提供科學依據。(記者 王小琴 張韓虹)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