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五育并舉”發展素質教育 鎮江培育時代新人有成效

2022-10-28 07:59:39來源:揚子晚報   

近日,一個個喜訊接二連三地傳進鎮江校園:在省首屆中小學生實驗操作大賽中,鎮江市第三中學徐佳辰、江蘇省鎮江中學吉鵬昊等36名學生,分獲特等獎、一等獎等獎項;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鎮江市選手共獲20金、32銀、60銅;江蘇省鎮江中學、鎮江市伯先中學、丹徒區辛豐中心小學被評為江蘇省中小學思政育人特色學校……這是鎮江市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培育時代新人取得的新成效。

近年來,鎮江教育系統以建設“1+2+4+N”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工作聯盟為抓手,開展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江蘇省鎮江中學深入挖掘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蘊,構建起“指向民族精神培育”的特色大思政課程體系;鎮江市伯先中學將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培養要求融入學科教育和主題活動的全過程;丹徒區辛豐中心小學夯實各學科協同育德培人的多途徑,師生共同崇德、向上、生長。通過構建全市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建設格局,不僅實現思政課在課堂上講,也在校園景觀中講,還在社會實踐中講,使“學思踐悟”融為一體,讓思政教育潤物無聲。

作為全省“雙減”工作試點城市,鎮江按照“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減負與增效相結合、當前和長遠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對標對表抓落實,科學研制實施方案,全力推進“雙減”工作走深走實。先后出臺了課后服務、五項管理等系列文件,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細化作業、考試、睡眠等管理要求,開展課后服務優秀案例評比,全市有90%以上的學生參加課后服務。組建學科骨干教師團隊為學生常態化提供在線“志愿導學”答疑服務,啟動“研學課堂”實驗改革,積極探索減負增效路徑,學生和家長對“雙減”工作的滿意度分別為97.84%和97.95%。

“雙減”政策實施一年多來,鎮江在省教學成果獎評審、教師基本功大賽、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評審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全市遴選70所實驗學校探索“研學課堂”新樣態,確定100項研學課堂專項課題,發揮課題引領作用。

在做好“減法”的同時,鎮江市還努力做好“加法”,切實落實“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要求,構建有學校特色的體育課程體系,實現體育教學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讓學生熟練掌握1—2項運動技能,形成“一校一品”“一精多品”的校本課程。

前不久發布的《江蘇省中小學校體育工作專項督導評估報告 》顯示,學生體質健康《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價結果一致性檢驗,鎮江位列全省第一。在江蘇籍新生身體素質抽樣測試中,鎮江市男女生總平均分連續三年蟬聯全省第一。

同時,重視審美教育,大力發展美育教育教學改革,鼓勵支持學校美育發展,積極開展全市中小學音樂教師合唱(指揮)培訓、藝術學業水平測試、校園藝術節、書法(篆刻)培訓競賽、高中藝術特長生比賽、高雅藝術進校園等特色工作;致力探索美育改革發展,創新美育實踐活動,在競賽和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強化學生的美育主體意識和美育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美育素養。在江蘇省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鎮江市獲得45個特等獎和一等獎,獲獎項目總數名列全省第一。

如今,勞動課成為學生們最盼著上的課。金秋時節,句容市郭莊鎮中心小學首屆“收獲節”勞動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在該校“行知農場”火熱開展;鎮江市索普初級中學將“璞文化”與教育教學活動深度融合,建成了“生態璞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地。

“通過推進育人方式、評價方式的轉變,引導學校、家長和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質量觀,推進鎮江教育高質量發展。”鎮江市教育局局長劉元良說。(唐守倫 萬凌云)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