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聯網 > 正文

共享充電寶再上熱搜,為何它總在背刺消費者?

2023-07-12 11:40:45來源:Bianews鞭牛士  

作為“刺客界”的老熟人,日前共享充電寶又一次登上了熱搜榜。但此次并非因為價格高昂,畢竟大家對于這玩意的價格一年更比一年高已經見怪不怪,而是因為有網友表示自己將共享充電寶的電量全部用完后,結果手機也只充進去了30%的電量,甚至如果打開視頻、導航等應用,充電的速度還趕不上掉電。

目前,主流智能手機產品的電池容量通常都在5000mAh左右,充電寶則幾乎沒有低于10000mAh的規格,因此這就意味著在正常情況下,共享充電寶電用完只充了30%的情況下是不太可能發生的。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呢?當然是因為共享充電寶本身不是個耐用消費品,在高強度的使用下,它所顯示的剩余電量實際上并不是真正的電量。


【資料圖】

事實上,智能手機、充電寶、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鋰電池,其實都無法準確計算剩余電量,業界通常采用電壓曲線估算法,也就是用電池的實時電壓來估算剩余電量。此外,鋰電池的充放電過程是正極和負極通過氧化還原反應,讓帶電的鋰離子在電解液中來回穿梭,使得化學鍵放電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而可供循環的鋰離子是會衰減的,因此也導致鋰電池有使用壽命,所以循環壽命便是界定電池壽命的一個名詞。

通常來說,知名品牌的充電寶產品往往會提供五六百次的循環壽命,而雜牌充電寶基本也就能提供300次,而且轉化率也會比前者的產品更低。再加上對這類租賃用的充電寶來說,用戶的使用通常會比較“粗暴”,諸如過充、過放、電流過大等各種不良使用習慣都會導致充電寶的電池加速衰減。如此種種負面因素疊加在一起,一個標稱10000mAh的充電寶只能充3000mAh也就成為了大概率事件。

作為純粹的消耗品,共享充電寶未來極有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由于性能衰退,從而導致用戶體驗下降的情況。早在2021年春季,共享充電寶領域曾發生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洗牌,怪獸充電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搜電充電”與“街電”宣布合并,一舉將此前“三電一獸”的市場格局打破。

而此次共享充電寶領域的變局所帶來的就是擴張力度空前加劇,并且代理商模式也被大力推崇。新入局者自然需要新設備來展開業務,這也就代表著,目前的共享充電寶大批量可能都已經服役接近2年時間了。

至于說,為什么共享充電寶隔三差五就會激起用戶的“民憤”?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這個賽道雖然容不下太多的玩家,可偏偏這門生意又存在一定的剛需屬性。事實上,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型是存在的。別的不談,僅其單價能夠從每小時0.5元漲到1元,再到3元、5元,乃至10元,使用的人還一直絡繹不絕就能看出,盡管大家吐槽歸吐槽、用卻是一直都在用。

但用戶們“口嫌體正直”不是因為別的,恰恰是共享充電寶有別于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其他共享經濟產品的特點,因為它不是為了滿足用戶追求更便捷、更舒適體驗的需求,而是一種滿足用戶賽博生活的急救包。畢竟在“最后一公里”這個問題上,大家并不是非要騎共享單車,用雙腿走也是可以的,但手機沒電就是沒電、用戶又不能自行發電。

共享充電寶所解決的,就是在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大家生活方方面面的如今,用戶對脫離互聯網的擔憂。這個服務賣的其實是一種應急服務,出現在餐館、咖啡廳、商城的共享充電寶更類似于景區里的零食、飲料。既然是應急,遵循的邏輯肯定是“你越急,我越貴”。與此同時,共享充電寶的競爭對手,也就是用戶自己的充電寶其實并不是一個可選項。

關于這一點,社交平臺上吐槽共享充電寶的用戶,居然不是以出門不帶包的男性為主,而是以逛街會帶包的女性居多。在詢問了多位女網友后,我們得到了一個答案,是因為200~500g的充電寶既有分量、又占空間,而且還的帶配套的數據線,所以她們寧愿多帶一支口紅或一包濕巾。大家不妨反過來想想,你會在什么情況下選擇帶充電寶出門,大概率其實是預估這次出門的時間會比較長。

有需求存在的同時,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入局門檻則可能是低到大家無法想象。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無論哪一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其實都無法做到覆蓋全國市場,并且“代理模式”也被發揚光大。目前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上,就已經有共享充電寶機柜在零售,只要有能耐讓這些機柜出現在KTV、餐廳、酒吧、網吧等場所,就意味著很少的花費能成為共享充電寶這個賽道的參與者。

一個門檻近乎于零、但又有盈利預期的賽道,如果要是不混亂顯然都不正常。再說了,共享充電寶這一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呢?自然是誰能將更多的共享充電寶擺在熱點商家的場地里,也就是所謂的爭搶點位。可如何讓商家同意將共享充電寶擺在他們的場地里,當然就是利益了。因此在怪獸充電的財報里呈現出的,是毛利率超過80%、但凈利潤只有區區2%。

在共享充電寶領域的商業邏輯里,點位才是核心,也就說相關企業其實是在給“房東”打工。為了爭搶點位,共享充電寶企業被迫陷入提高給商家分成的內卷中,而分成比太高就會導致大家都不賺錢,結果就是共享充電寶的單價越來越高,設備更新越來越慢。按照正常的劇情,當漲價來到閾值后,訂單量的下滑會反過來淘汰小體量的企業,這與發生在智能手機等行業的故事并沒有什么區別。

只不過共享充電寶的問題在于盈利模型太清晰、可門檻又太低,上一輪小廠商被淘汰出局后,隨著盈利水平的復蘇會出現新一批玩家入局的劇情。所以共享充電寶可能注定是一個永遠有競爭的賽道,雖然會有頭部大廠存在,但是他們想徹底打垮所有對手卻很難,因此消費者被一次又一次背刺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