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有序擴大金融服務業市場開放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02-03 08:59:01來源:證券日報  

金融業開放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既是金融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提出,有序擴大金融服務業市場開放。允許在境內設立外資控股的合資銀行、證券公司及外商獨資或合資的資產管理公司。

據記者統計,近兩年,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先后宣布并推動了50多條具體開放措施。其中包括大幅放寬外資金融機構準入,徹底取消了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大幅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范圍,降低資產規模、經營年限以及股東資質等方面的限制,并形成了一批示范性案例,各種“首家”不斷涌現。

2018年11月份,證監會依法核準UBSAG(瑞士銀行有限公司)增持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比至51%,核準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這是《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發布實施后,證監會核準的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

2019年12月20日,銀保監會批準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和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合資設立理財公司,東方匯理資管出資比例為55%,中銀理財出資比例為45%,這是首家獲批籌建的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控股的理財公司。

2020年6月份,為進一步擴大期貨市場對外開放,證監會依法核準摩根大通期貨為我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2020年8月29日,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BlackRock)于2020年4月份提交的公募基金申請正式獲批,核準其以3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設立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掌握全部股權。這也是我國首家實現100%外資控股的公募基金。

今年1月28日,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已獲得銀保監會批準,將發起籌建安聯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聯保險資管)。而安聯保險資管是《中歐投資協定》于2020年12月30日談判完成后獲批籌建的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資管公司,也是業內首家獲批籌建的外資獨資保險資管公司。

此外,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1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在談及銀行業保險業2020年運行及改革發展情況時提到,銀保監會穩步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推動更多對外開放措施落地,積極審核外資機構市場準入申請。自2018年以來,共批準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來華設立近100家各類機構。

“隨著中國金融服務業開放程度加大,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紛紛擴大和深化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大力擴展在華業務領域和規模。”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外資金融機構加速進入,金融業整體競爭力和服務水平將明顯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和現代金融體系建設將加快推進,銀行、股市、債市和資產管理領域發展將獲得更多支持。

同時,王有鑫認為,外資加速進入將增加跨境資本流動波動風險。不過,該風險整體可控。一方面,目前國內金融體系發育良好,內資機構體量巨大,公司治理完善,市場競爭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較強,外資機構進入將面臨本地化和客戶挖掘等問題,競爭力形成尚需時間。另一方面,我國在開放的同時高度重視風險防范,外資金融機構進入或開展業務時依然要按照相關法規進行審慎監管,搭建完備的風險防范體系,避免金融風險的發生和蔓延。( 劉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