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蘇蟹”產量將下降逾20% 江蘇地產大閘蟹價格走勢如何?

2022-09-22 08:19:00來源:江蘇經濟報   

南京的費先生每年都會以大閘蟹贈親友。中秋節前,他買了幾張蟹卡,發現卡上標注著“10月15日以后兌換提蟹”。這一發貨時間比往年延遲了10天以上。

中秋假期,家住昆山的沈先生沒有邀請同事去巴城嘗蟹,這是多年來的第一次。一年一度的“蟹之旅”改到了20天后的“十一”假期。原因是蟹還未成熟,個頭偏小,口味一般,價格卻比去年漲了不少。

9月21日,市場里顧客寥寥,蟹老板黃金斗有些憂慮:“往年這個時候每天都能發出1000多公斤的蟹,今年一天只有二三百公斤。”9月以來,他總共只銷售了不到1.5萬公斤的蟹,不及去年的30%。他是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水產市場大閘蟹銷售的龍頭,其他商戶目前的境遇可想而知。

大閘蟹每年中秋節前開始在江蘇各地上市。對于江蘇人而言,河蟹是難以替代的秋令美味,也是市場化程度最高、附加值最高的水產品,是貫穿了養殖、商貿物流、餐飲和文旅的蟹產業鏈的核心。春季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夏季江蘇全境遭遇極端高溫,這一背景下,今年江蘇地產大閘蟹的市場供求、價格走勢如何?相比往年,有何變化?變化背后又折射出這一“標志性”水產品行業什么樣的新趨勢?近期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蘇蟹”產量將下降逾20%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截至9月上旬的調查,今年江蘇全省河蟹產量將會下降20%-30%。同時,河蟹大規模上市時間將比正常年份推遲約20天,個頭明顯下降。目前全省可統計河蟹規格較去年同期減小了約一兩,相當于降低了兩個檔次。夏季持續極端高溫的沖擊,是最主要的因素。

省穩產保供調研組水產品調研報告顯示,省內各河蟹主產區均不同程度受到高溫干旱影響,目前情況仍不容樂觀??傮w而言蘇北好于蘇南,蘇州、常州等地受災較為嚴重。今年6月份即出現35℃以上高溫,直至8月23日高溫才開始消退,累計達52天。而且,梅雨季幾乎無雨,臺風季也沒有強降雨。專家普遍認為,由于持續高溫,河蟹攝食量下降,延遲一個月蛻殼,至今大量蟹尚未蛻完第五次殼,個頭偏小,死亡率高。蟹塘和湖區干旱后,伊樂藻等水草缺氧腐爛,也導致蟹慢性中毒死亡。

今年江蘇各地河蟹養殖密度明顯增加,導致中小養殖戶風險驟增,在極端天氣情況下抗風險能力脆弱,是今年“蘇蟹”產量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高淳和金壇都是河蟹重點產區。南京市高淳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陳賢明告訴記者,2022年高淳螃蟹養殖面積達21.58萬畝,每畝放養1000-1500只,密度比去年增加了10%以上。大批蟹農追求高產量,難以抵御高溫造成的災害。常州市金壇區在國內首創了小面積、高密度的河蟹養殖技術,塘口大都種植伊樂藻,多年以來保持了高產量。但今年金壇一半以上的養殖戶損失慘重。據漁業主管部門統計,揚州市部分蟹塘的損失達30%;南京市溧水區受災河蟹養殖面積占比約30%,估計減產約15%。

南京惠嘉蟹行是老牌的江蘇大閘蟹出口商,其負責人林坤說,從陽澄湖、洪澤湖到興化,其合作產區的很多蟹農目前尚未大量銷售,已售的蟹總體品質不佳。常州凌家塘水產市場負責人說,往年很多蟹農畝產能達到150多公斤,今年估計只有50多公斤。但也有例外,部分養殖從業者蟹苗投放密度較小,走精品路線,或采用了種植多種水草這一新的養殖模式,相對而言損失較小。

河蟹養殖專家陸衛兵告訴記者,目前,以遼寧盤錦、山東東營為主產地的北方蟹已大批量上市,整體蟹產量及品質與往年基本持平。安徽、湖北等南方河蟹養殖大省同樣受災,但江蘇受影響最為嚴重。

消費需求明顯下滑

今年“蘇蟹”產量下降、品質下滑,迄今為止的市場銷售也較為疲軟。

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城市“菜籃子”之一。9月以來,其水產市場大閘蟹銷售量約300噸,較去年同期下降70%。中秋節前,150克、175克母蟹批發價分別為每公斤320元、440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中秋假期后價格雖有所回落,大規格蟹——175克母蟹、200克公蟹以上,仍比去年貴了近30%。而200克以上母蟹、220克以上公蟹,至今一直無貨。常州凌家塘市場是蘇南主要的大閘蟹流通集散地,9月以來,其銷售總量百余噸,較去年減少約30%。

“兵凌”是優質蘇蟹品牌,截至9月21日,今年其累計銷量較去年大降三分之二,中秋假期前的售價則大漲了兩倍。目前還缺少貨源,尤其是大規格蟹。知名高檔生鮮品牌“金世尊”,今年在長三角各大城市的廣告推廣力度一如既往,但銷量卻明顯不及往年。9月21日下午,其南京河西店只有寥寥幾位顧客。該店負責人表示,中秋節后生意清淡,現在可以在公布價格基礎上打5折,而去年最低只有55折;買10張蟹卡以上,還可以贈送品蟹八件套。

大閘蟹消費的疲軟已延伸至下游餐飲行業。醉蟹是無錫餐飲界近幾年的“網紅”美食,據該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初步調查,迄今為止,今年醉蟹銷量比去年下降了40%以上。靖江南園賓館董事長陳履錫透露,中秋節假期至今,其最知名的蟹黃湯包銷量較去年下降了約三分之一。

業內人士分析,除了疫情因素和今年中秋節較早、大閘蟹上市滯后外,蟹價的上漲是今年大閘蟹消費不振的主要原因。林坤還有一家高檔餐廳,今年所采購175克母蟹的價格達到了每只70元,近15年來從未有過。無錫餐飲企業所制作的醉蟹,今年一盒10只蟹的成本較去年增加了100元,原價380元的型號,今年漲到了500元。南園賓館蟹黃湯包的蟹原料價格已上漲了8%至11%,一籠6只湯包已漲了8元。

蟹價勢必反彈但難以大漲

幾乎所有業內人士和專家都預計,十一假期及以后,“蘇蟹”價格將再度明顯上漲。

黃金斗預測,隨著蟹的成熟、品質提升,最遲在重陽節后,市場消費將有所好轉,價格會回升。尤其是大規格蟹,價格勢必大漲,省內的中高端客戶將會成為主要消費者。常州凌家塘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國慶期間,受婚慶因素、節日因素帶動,大閘蟹消費會迎來一個小高峰,價格將看漲。這一漲勢9月底就將開始,黃金周假期很可能會上漲20%-30%。假期后會有所回落,但也依然會維持在較目前高15%的價格線上。其中,名牌、優質和大規格蟹的價格漲幅將更大。蘇州陽澄湖大閘蟹協會人員預測,“物以稀為貴”,后期優質大閘蟹的價格會上漲20%。

專家們同時也認為,今年的蟹價難以繼續大漲。關鍵原因是后期蟹將批量集中上市,而市場消費難以恢復到以前的水平,在這一供求關系下,漲價空間有限。據了解,今年“蘇蟹”的生殖洄游期——俗稱“西風起,蟹腳癢”,預計在10月中下旬。也就是說,黃金周假期及其后,成熟的蟹將大量供應市場,價格將有明顯波動。(王峻峰)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