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創新技術提效益 小羊“頂”開鄉村致富經

2023-04-20 10:08:08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和林縣肉羊養殖戶養殖的杜泊羊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高品質、營養豐富的肉類、奶類需求也日益增高。在這種需求的帶動下,羊產業養殖成為了越來越多村民致富的途徑,為農牧民帶來更豐厚的經濟效益。而今,我市各旗縣也因地制宜,掀起了羊產業養殖的浪潮,讓這“喜養羊”頂開了鄉村致富經。


(資料圖)

合作社、發福利 多種形式促進養羊增收

這幾天,剛剛抵達托克托縣新營子鎮馬士窯村東睞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近一個月的400多只杜泊羊正在羊圈里吃得歡。“水槽每天要更換兩次飲用水,每隔兩到三天進行一次羊舍清理,保證羊舍的衛生……”工作人員介紹說。整齊劃一的圈舍內,羊舍管理工作人員邊開著電動撒料車給羊投喂草料,邊向大家介紹杜泊羊的養殖經驗,一只只體態健壯的羊兒正悠閑地吃著草料,它們或站或臥,憨態可掬。

除了這一批杜泊羊外,今年三月份新營子鎮的一些養殖戶還領到了當地政府免費為他們提供的東弗里生優質種公羊,促進養殖戶大大提升養殖水平,增加收入,帶領其他養殖戶增收致富。“現在這羊羔養的非常好,白白胖胖,養殖的同時,政府還為每只羊進行投保,如果在我們養殖過程中種公羊生病、死亡,會有保險公司進行賠付。羔羊回收也為我們養殖戶進行兜底,讓我們沒有了后顧之憂。”養殖戶苗建軍說。

企業帶動增收 羊產業發展跨步向前

4月19日,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從清水河縣了解到,正在建設的優然牧業清水河奶山羊養殖示范園區建設項目2022年正式落戶清水河縣五良太鄉菠菜營村,是目前全國單體最大的高標準奶山羊牧場。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清水河奶山羊牧場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解決用工290余人,每人每年純收入6萬元左右,促進村民增加收入、緩解當地就業壓力,推動周邊農民就近擇業,實現念好“羊經”發“羊財”。同時,牧場每年需要收購玉米青貯6000余畝,農戶通過與牧場合作種植青貯玉米增加收入,既改善了當地的種植結構,形成了產業鏈的大循環,也帶動當地農牧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在和林格爾縣盛健乳業集團旗下的奶山羊養殖場中,春日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熟睡的奶山羊身上,這些奶山羊就是正在培育中的“敕勒川奶山羊”實驗羊。“我們乳業就是在這些進口種公羊基礎上,以‘適應北方冬季寒冷氣候條件,同時300天泌乳量平均達700公斤以上’為育成目標,最終培育出適合內蒙古生長的奶山羊優質種群——敕勒川奶山羊。”養殖基地負責人介紹。養殖奶山羊不僅解決了周邊就業問題,更讓很多養殖戶看到了希望,因為培育出來的奶山羊一旦量產,就會幫助養殖戶增收。

黨員引領 養羊帶頭人帶動鄰里同致富

在武川縣哈樂鎮車鋪村,曾有80多個肉羊養殖戶,由于養殖方式落后,村民養羊利潤不高。直到2018年,趙志勇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他知道提高村民肉羊養殖收入必須要改變傳統的養殖方式。趙志勇決心創辦一座集體肉羊養殖場,示范引導村民科學養羊。為此,2020年趙志勇爭取到50萬元項目資金,建起草料庫、暖棚圈。2021年5月,他買回來179只母羊,4只優良種公羊,至此車鋪村集體肉羊養殖場正式開始運轉,不到一年時間,羊圈的羊就從183只發展到410只。2023年,趙志勇的集體肉羊養殖場依舊以穩定的勢態發展。“你看看這杜泊羊,他的肉非常好,再看看這些羊羔,一個個都很肥,證明我們的母羊身體好,奶水好。作為鄉村黨員,我必須要帶動大家共同致富,把曾經不相信集體經濟的人變成相信的人群,用收益去讓大家見成效。”趙志勇說。

許多地方不斷創新技術和管理模式,持續不斷地提高羊產業的質量和效益,許多農民也從中獲得了經濟上的收益,為鄉村振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市還將加強合作,創新技術和管理模式,不斷完善市場機制,提高羊肉和羊奶等產品的質量及品牌,推進整個產業鏈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