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正文

火山噴發引發海嘯 湯加多處被火山灰覆蓋

2022-01-17 08:12:24來源:科技日報   

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的近況令世界關注。

洪阿哈阿帕伊島海底火山1月14日噴發后,15日再次劇烈噴發,至今噴發仍在持續。如今,湯加多處被火山灰覆蓋,多國也發布了海嘯預警。

噴發火山前身是一座海底火山,2009年噴發后形成新島嶼。根據全球水位監測數據顯示,此次火山噴發引發了越洋海嘯,影響了太平洋沿岸地區。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PTWC)針對此次火山海嘯發布了多期海嘯預警信息,對火山噴發周邊地區發出海嘯預警。

截至2022年1月16日11點30分(北京時間),太平洋沿岸的智利、日本等國的潮位站監測到30~150厘米的海嘯波,我國潮位站最大海嘯波幅在20厘米以下,此次過程未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性影響。

海嘯多由地震、火山和滑坡引起。中國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研究員許建東曾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海底火山噴發對水體的擾動能量和范圍都有限,所以火山噴發引起海嘯的情況并不多見,但仍然會有。

火山引發的海嘯和地震引發的海嘯也有所區別。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副研究員王培濤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二者誘發機制不同?;鹕絿姲l引發的海嘯主要是由火山碎屑流、火山口塌陷及火山噴發引起的海岸或海底滑坡所致,其形成機制和原因較為復雜,監測預警難度極大,就全球而言,目前針對火山噴發所引發的海嘯還未建立業務化的預警系統。

許建東曾介紹,目前國際上常用的火山監測手段包括地震、形變、重力、電磁、地化、溫度(噴泉、噴氣)、水文、遙感及視頻實時觀測等。我國也于2006年正式建成并開始運行中國國家火山監測臺網中心,現有的火山監測技術已與國際接軌。

而地震引發的海嘯,顧名思義主要是由海底強震引發,地震海嘯可以依據地震監測系統快速確定地震參數,進而對地震所引發的海嘯事件進行預警預測。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地震海嘯監測預警系統,可在地震發生8-10分鐘內發布海嘯預警信息。

王培濤說,二者物理特征和致災能力也有所區別。通常來說,海底強震所引發的海嘯周期更長,影響范圍更廣泛。火山噴發引起的海嘯周期較短,遠距離傳播的損耗較大。但對距離火山較近的局部地區的影響和致災能力更強。

根據歷史火山活動事件統計分析,目前湯加火山噴發活動可能持續數周或數月。(張蓋倫)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