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快播:歐陽杏蓬個人資料簡介?歐陽杏蓬的散文分享?

2022-10-14 08:38:09來源:環(huán)球傳媒網(wǎng)  


(資料圖)

哈嘍小伙伴們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會接觸到歐陽杏蓬(歐陽杏蓬的散文)方面的一些說法,有的小伙伴還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guān)于歐陽杏蓬(歐陽杏蓬的散文)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歐陽杏蓬(歐陽杏蓬的散文)

在我懵懂的時候,門前是一條河。在夏季一個落雨天,東干腳的人為了防止洪水進村,戴著斗笠,披著蓑衣,手忙腳亂的把河填了。河水、赤腳、手忙腳亂的人,泥漿,雨線,讓童年的所見變得不可捉摸。  長大一點,我清晰地看到過一棵樹。樹下,有一眼泉。或者不說泉,是河里的水透過原來的河道滲過來,在樹根邊冒了出來。為了保護河堤,幾個孩子從附近的巷子里搬來幾塊石頭,砌在一起,像完成了一個壯舉,水清了,跪在石頭上,探出頭,靠近水面,做牛飲。覺得不過癮,又赤腳下去,在水里走來走去,踩出了一個半米深的坑來。  臨近黃昏,路過的大人,口渴,于是走到這不成樣的小井邊,也跪下去,用手掬水來喝。第二天,樹后面的人家洗辣椒、茄子,不再去河邊,而是到樹下,直接將辣椒茄子倒進水坑里,然后一一撈出來,回屋下鍋。  第二天中午,村里走出來兩個壯勞力,兄弟倆,他老娘是我們村里的接生婆,最喜歡做好事。兄弟倆聽老娘的話,挖坑的挖坑,抽溝的抽溝,折騰了兩個鐘,又從山道上臺下兩塊青石板,拼在一起,水井就有了一個埠頭。村里偷懶的人,就把這井叫做小井眼,來這里刷鍋洗菜了。  

井頭上的那棵樹是吊柏樹,據(jù)說是狗伯伯幾個到冷水源的山里,順手捎帶回來,沒地方中,又順手種在了河邊。河改道了,潛流跑到了這棵樹下,又冒了出來,還沿著原來的河道,沖出了一道小溪流。  沒有讓狗伯伯想到的是,當年隨手種下的樹,過了30年,不僅還在,還長成了參天大樹,跟周邊的檜木、楊柳、棕櫚樹一起,像士兵一樣守護著東干腳的春夏秋冬。  在東干腳夏季,我最喜歡干的,就是掏鳥窩。在土磚墻縫里,掏麻雀蛋。在楓樹上,找白頭翁的窩。在巖石山洞,找?guī)r鷹的窩。在石崖刺蓬下,找野雞的窩。找無可找,我也爬過這棵樹,去找“麥子鳥”的窩。爬吊柏樹是件很容易的事,枝椏蔓生,手抓腳踩,就到了頂上,可往下一看,才手腳發(fā)顫——往東趕腳一看,腳都比屋脊高一截了。風過樹梢,嗚嗚作響之后,搖搖欲墜。也顧不上看田野,不敢看對面的平田院子,提著心,往下縮,落到地上,才感覺雙腿麻脹。  走到水井邊蹲下,捋一捧水喝,又發(fā)現(xiàn)了石縫里的小米蝦。跳下井,才知看起來不深,可實際上,水淹到大腿根了。把衣服弄濕了,回到家,脫了衣服,掛在屋檐下,坐在青石門檻上,看著那棵樹。樹頂上,居然有畫眉鳥在左顧右盼地叫。東干腳靜靜地,像一面鏡子一樣。  東干腳村前的河是季節(jié)河,秋風一吹,樹葉一黃,河水就凋零。在這個時候,河水比花還脆弱,幾次風,就把它刮沒了。外面的河里沒有水,樹下的井,自然就干了。出水口的濕泥上,布滿老鼠的爪子印子。秋風再吹得幾度,吊柏樹上落下來的枯枝、樹籽就在井底鋪上了一層,把老鼠的爪子印痕掩上了。  村里要修一個小橋,沒有經(jīng)費,井上的這棵吊柏樹就成了經(jīng)費來源。吊柏樹被電鋸鋸斷的時候,村里的男女老少還圍著電鋸師傅看熱鬧。村門口少了一棵樹,像圍墻落了一個豁口,不好看起來。村里有人在清水橋買回一棵泡桐樹苗,特意栽上。沒有了吊柏樹蔭涼,村里有人就把井頭上的空地收拾出來,做了曬谷場。一年兩年,人們享受了曬谷子的方便。但就是人們的腳步,把泥土踩實了,不知不覺間,井水越來小,人們也沒注意,就是井水變渾、沒有了水源、井干涸了,村里的人也并沒有覺得少了什么。  

在三五年之間,泡桐樹長得像把巨傘。尤其是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白色的花,大朵大朵的從沒有葉子的枝頭綻放開來,把村里的人都驚了一跳,這泡桐樹開起花來,比女人還耐看。到夏季,人們又嫌它枝葉繁茂,樹冠太大,影響了曬谷作業(yè),又把樹的主枝鋸斷幾處,泡桐樹頓時失去了美麗生機。村人不講究這些,出出進進,若無其事。  種慣了水稻的村人,因為想賺更多錢,又把水田改成了煙田,年年烤煙一片綠。空地閑置下來,住在后面的兩兄弟,老了,也耐不住寂寞,不知道從哪里扯回一棵湘南梨樹,刨了一個坑插上,這梨樹隔年就開了一樹雪白的梨花,碎碎的,比泡桐樹的大白花更打動人。  當我從泡桐樹下走過,我抬起了頭,其實是春末,繁華落盡,一樹綠葉,正在迸發(fā)出生命的昂揚姿態(tài)。而樹下,幾只雞被我的腳步驚嚇,直著脖子擰著頭小心的打量我。而我看著梨樹下的溝渠——村里新修的下水道,什么也沒敢說。現(xiàn)在這是溝渠,往前溯源,是曬谷場、是井,是河。在這里,我度過了童年時代、少年時代和不安的青春歲月。我只知道這么多。再往前呢?已經(jīng)屬于父輩。而往后,屬于誰?這道問題令我感覺無比蒼涼。我們的手改變了世界,卻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當有一天發(fā)現(xiàn)這些,可人已經(jīng)老了,老到只想安詳?shù)倪^日子。  東干腳很小,卻在無聲記錄人和世界的變化。人也沒有對錯,只是在某個時候,做了該做的某件事而已。后來人將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東趕腳續(xù)上自己的故事。即使故事很小,對社會發(fā)展幾乎沒有作用,但在某個時候,卻一樣打動人心!

關(guān)鍵詞: 歐陽杏蓬 歐陽杏蓬的散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guān)閱讀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