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強化金融基礎設施監管 對金融科技巨頭采取特殊的創新監管辦法

2020-12-01 08:58:01來源:北京商報  

“要強化金融基礎設施監管和中介服務機構管理,對金融科技巨頭,在把握包容審慎原則的基礎上,采取特殊的創新監管辦法,在促發展中防風險、防壟斷。”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以下簡稱“《建議》輔導讀本”)發表《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一文中特別闡述了對金融科技巨頭的監管問題。

受益于寬松的監管環境和金融業轉型強烈市場需求,金融科技公司近些年獲得了快速發展,同時也大幅提升了中國金融行業的數字化水平,部分金融科技公司依托集團互聯網生態等優勢,逐步成長成為金融科技巨頭,這些巨頭體量大,部分企業擁有較為完整的生態鏈,涉及消費者與投資者數量龐大,業務盤根交錯,其服務在金融機構中也形成了比較廣泛的滲透,外溢效應較大。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分析師周茂華指出,金融科技巨頭掌握大量數據信息、資金實力雄厚,業務創新活躍,能成為行業金融創新的“領頭羊”,這些企業在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支持實體經濟方面起到較好的效果,但近年實踐中也暴露出野蠻生長的金融創新、無序加杠桿等,容易滋生局部系統性風險,這種新型金融企業對于監管帶來一定挑戰,如何平衡好防范金融風險與包容創新,目前在這方面監管沒有完整經驗可借鑒,需要我國監管部門進一步探索。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監管專門針對金融科技巨頭提出監管思路,反映出在螞蟻集團延期上市事件的各方討論中,監管方對于金融科技巨頭監管有了新的認識,并且可能會出臺專門的創新監管辦法。

正如于百程所言,螞蟻集團延期上市事件至今仍牽動市場神經。回顧11月3日,上交所及港交所突發公告:暫緩螞蟻上市,而此前一日,螞蟻則被央行、銀保監會等四部門罕見聯合約談。

“從防風險和防壟斷的角度,針對金融科技巨頭的監管重點和一般金融科技公司并不同,當然,中國已取得的金融科技領先優勢著實不易,創新監管也是為了發展,并將采取包容審慎原則。”于百程如是說。

隨著金融科技不斷創新,如何平衡發展與風險對監管部門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從監管部門的最新表態來看,郭樹清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金融監管改革任務更加艱巨。必須堅守以人民為中心根本立場,強化底線思維,提高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在此基礎上,健全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持續完善權責一致、全面覆蓋、統籌協調、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

郭樹清表示,對于各種“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管理和整治的主體責任都在地方。他指出,在支持金融創新的同時,要嚴防壟斷、嚴守底線、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全力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堅決打擊非法集資、非法吸儲和金融詐騙,對各種違規變相投融資活動保持高度警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針對提高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郭樹清指出,監管制度要覆蓋所有金融機構、業務和產品,對各類金融活動依法實施全面監管。借鑒金融穩定理事會和巴塞爾委員會改革成果,強化資本充足、監督檢查和市場約束等要求,抓緊補齊制度短板。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建議》輔導讀本中發表《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一文中進一步強調,要健全金融風險防范、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與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逐步將主要金融活動、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

在周茂華看來,監管的最新表態進一步釋放出了金融監管全覆蓋,避免監管真空地帶,在支持創新同時,嚴防壟斷,把握好創新邊界,全力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信號意義。(孟凡霞 馬嫡)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