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宏觀杠桿率下降 債務總量與經濟增長相匹配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在《經濟參考報》獨家最新發布的《2021年一季度中國杠桿率報告》顯示,2021年一季度中國宏觀杠桿率為268.0%,比2020年末下降2.1個百分點,延續了2020年四季度以來的去杠桿態勢。其中,居民杠桿率輕微回落,為2012年以來首次季度性下降;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繼續下降,連續三個季度共下行了3.8個百分點;受發債節奏影響,一季度政府杠桿率降幅較大。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宏觀杠桿率下降釋放了積極信號,展望未來,我國經濟將穩定增長,預計今年宏觀杠桿率將保持基本穩定。
央行日前發布名為《近年來我國穩杠桿促增長取得顯著成效》的研究報告也指出,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我國宏觀杠桿率連續凈下降。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減弱,經濟增長穩定,債務總量與經濟增長相匹配,預計今年宏觀杠桿率將保持基本穩定。據央行初步測算,2021年一季度我國宏觀杠桿率為276.8%,比上年末低2.6個百分點。
2020年,貨幣政策靈活適度,適時調整,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央行數據顯示,當年宏觀杠桿率上升23.5個百分點。
“2020年宏觀杠桿率上升有其特殊原因,為了應對疫情沖擊,宏觀政策加大了逆周期調節的力度,這是正常也是必要的。”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央行報告也指出,我國經濟增長韌性更強,實體經濟很快得到恢復,這又為繼續推動穩杠桿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此前在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前三個季度宏觀杠桿率上升幅度分別是14、7.2和3.9個百分點,第四季度轉為下降1.6個百分點,表明實體經濟的活力有了極大恢復,金融資金的使用效率在明顯提升。“未來隨著經濟向常態回歸,內生增長動力不斷增強,以及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靈活、合理適度,預計我國的宏觀杠桿率將繼續保持基本平穩。”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張曉晶也表示,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將有較大幅度反彈,而宏觀杠桿率也會有所回落,進入去杠桿的軌道。這是推進改革的窗口期。聚焦債務“灰犀牛”問題,取消政府隱性擔保,逐步形成市場化的風險定價機制,構建適應新發展格局的、可持續的債務積累模式。
董希淼表示,我國宏觀杠桿率的下降釋放了積極信號。展望未來,在繼續推進宏觀杠桿率下降方向不變的同時,也要注意把握節奏和力度,“用時間換空間”,同時要對市場預期進行合理引導。“可以看到目前貨幣和金融政策也更強調‘結構性’,保持對重點實體領域的支持力度。”(張莫)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