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內部提拔和公開招聘并行 年內19家中小銀行高管密集調整

2022-10-13 08:30:26來源:城市金融報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19家上市城農商行的董事長或行長職位出現變動。這些職位變動的原因有哪些,是否會影響銀行的戰略發展?未來,市場化招聘會成為銀行高端人才選拔的主流趨勢嗎?

今年以來,多家中小銀行高管發生調整。近日,港股上市銀行晉商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行長張云飛的任職資格已獲監管核準,而在此前,這一職位空缺近兩年。

涉及多家上市城農商行

自前任行長唐一平于2020年12月辭任后,晉商銀行行長一職長期空缺,直到最近終于落定。據晉商銀行公告,該行董事會于6月28日審議通過委任張云飛為行長,隨后經山西銀保監局核準,張云飛擔任該行行長的委任自9月30日生效。至此,晉商銀行“一正三副”領導隊伍形成。

除了晉商銀行外,今年以來,多家中小銀行一二把手出現變動,包括青島銀行、青島農商行、杭州銀行、重慶農商行、北京銀行、紫金銀行、寧波銀行、鄭州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浙江瑞豐銀行、江西銀行、九江銀行、甘肅銀行、瀘州銀行、哈爾濱銀行、中原銀行等19家,原因大多為工作變動、任期將近、到齡退休等。

其中,9月是高管調整密集期,當月有四家銀行高管發生變動,分別是鄭州銀行、廈門銀行、江蘇銀行和杭州銀行。

前述一系列銀行高管的變動備受市場關注,畢竟一二把手的調整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銀行戰略發展。對此,一位銀行業資深從業者認為,銀行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盡量減少董事長、行長更替對戰略、業務發展的影響。

“董事長和行長等核心崗位的變動,往往會帶來后續戰略和人事上的部分調整,長遠的影響還有待市場檢驗。”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不過銀行董事長和行長等核心高管的變動,有組織人事調整、到期退休以及個人原因等,多數調整屬于正常人事變動。銀行業監管嚴格,制度相對完善、治理規范,在正常范圍內的高管人員更迭,引入專業能力更強的人才,新陳代謝,對銀行長遠發展是有利的。

內部提拔和公開招聘并行

從上述銀行新任領導的任職經歷來看,多家銀行的新任董事長或行長為內部提拔,如晉商銀行的新任行長張云飛、寧波銀行的新任行長莊靈君等;也有部分來自地方監管部門,如北京銀行新任董事長霍學文曾任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還有的則是通過公開市場進行選拔,如長沙銀行新任行長唐勇。

相比內部提拔,近來以公開招聘形式組建新任高管層正變得越來越常見。今年以來,包括西安銀行、長沙銀行、四川天府銀行、張家口農商行在內的多家銀行發布了招聘信息,崗位包括董事長、行長、副行長等,要求相關人員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且偏向“年輕化”人才。

“以往,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高端人才選拔的范圍較為狹窄,多為地方政府選派或內部提拔。地方政府選派的政府官員往往缺乏金融從業經歷,而內部提拔范圍較小,滿足不了銀行快速發展對高端人才的較高要求。”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此背景下,市場化公開選聘高管正在成為趨勢。

業內的共識也在于,開展市場化選聘,面向全國選拔從業經驗豐富、綜合素質較高的高級管理人員,正成為中小銀行拓寬高管來源、優化管理團隊的重要方式。董希淼建議,未來應大力支持和推廣中小銀行高管市場化選聘,同時從內部適當提拔優秀員工,激勵優秀員工成長。

還有觀點認為,無論是大型銀行還是中小銀行,都應建立起市場化的薪酬激勵機制,加大對市場化選聘高管的激勵。前述銀行業資深從業者表示,薪酬激勵機制應以市場化為導向,增強薪酬水平的市場競爭力;并結合具體業務條線、崗位以及區域的不同,優化有特色、差異化的薪酬體系。

董希淼認為,對于銀行而言,可加快引入和推廣股權、期權等激勵手段,豐富薪酬激勵內容,將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結合起來,增強高管隊伍的穩定性。 (段思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