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需求凸顯 購買養老保險首先看保障功能

2022-10-14 10:13:32來源:廣州日報  

“購買養老保險理財,首要考慮還是在其保障功能”“商業養老保險期限比較長,保險企業的經營狀況、未來相關政策變動會不會影響預期收益”……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對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投資需求日益增長。

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當前許多投資者提早規劃、投資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相關產品,首要考慮仍側重保障,并適當加大保險投資比重,采取多種方式規避風險。業內人士表示,應根據個人經濟狀況,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險產品。具體來看,當前年金險/兩全險+萬能賬戶偏向于財富增值保值、養老規劃,相對靈活;增額終身壽險更偏向于資產傳承、財富增值,更加穩健。

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三支柱”的體系。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即人們常說的養老金,第二支柱即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提前規劃

購買養老保險首先看保障功能

5年前,廣州市民張先生幫自己54歲的姐姐購買了一份重疾險。“當時買它主要考慮保值增值,繳費不高還能積少成多,也是為晚年多增加一重保障。”張先生告訴記者,投資養老保險理財首要考慮還是其保障功能,其次才是投資。

今年47歲的張先生也在未雨綢繆,綜合采用不同的投資方式,提前規劃自己養老方面的各項投資。從張先生之前的投資安排來看,保險支出占整個投資理財的20%。張先生表示,未來還會加強對養老保險理財方面的投資,“如果有合適的險種會考慮再多投一點,將保險投資比重提升至30%。給自己的晚年一個保障,也給孩子減輕一些負擔。”

53歲的林女士7年前就提前購買了一款附帶分紅功能的重疾險和一款儲蓄險。她告訴記者,當初選擇購買保險理財主要看重兩點:一是保重疾,二是老了可以存一筆錢,未來到了一定年限,可以提出來自己用,或者由兒女繼承。“我有很多朋友在退休前十幾年就開始為養老做準備,我也比較看重保險,之前保險的投資占比達到了三分之一。”林女士說。

制度護航

我國個人養老金規模10年內或達萬億元

“現在很多四十幾歲的人就已經開始籌劃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需求以安全穩健、長期領取為主。”新華保險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在售養老保險主要包括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和其他商業養老保險。

據了解,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為政策型養老年金,“積累期+領取期”兩段式設計,積累期賬戶式管理,繳費靈活,采用“保證+浮動”收益模式,提供兩個不同保證利率的投資組合,滿足客戶不同風險偏好;領取期提供終身領取、固定領取等多種領取方式。其他商業養老保險主要為傳統養老年金保險,繳費及領取利益確定,可提供多種領取方式。

“目前,年金險/兩全險+萬能賬戶、增額終身壽險兩大類產品,因資金安全、收益穩定、下有保底等特點受客戶青睞。”中國人壽廣州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不斷提升、市場利率不斷走低,初老群體及老年人對于養老規劃、財富保值增值、資產傳承等需求愈發旺盛。“回本較快的終身壽險,或者其他儲蓄保險目前比較受青睞,第5~10年取出,收益不遜于銀行定期存款。”中原金融營業總監李智峰提示。

近期,個人養老金制度相關政策密集出臺。9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9月29日,銀保監會又下發了《關于促進保險公司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根據文件,享受稅延政策的保險產品不僅有望擴容,監管還擬為險企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設定一系列資質門檻。

有機構預測,截至2030年,個人養老金或將迎來1萬億~3萬億元增量資金。我國個人養老金規?;驅⒃?0年內達到萬億元級別,市場擴容可期。

配置指南

年金險規劃養老

終身壽險規劃財產傳承

“應根據個人經濟狀況,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險產品。”平安壽險廣東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年輕人應優先考慮配置意外險和醫療險,這類保險保費低、杠桿大;隨著年齡的增長,考慮配置重疾險;有孩子后,可以考慮配置子女教育金;規劃養老可選擇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退休后可選擇終身壽險,主要是資產保全、財產傳承方面的規劃。

中國人壽廣州市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建議,盡量選擇大型保險機構,服務網點多,保障未來幾十年的服務和理賠;選擇專業靠譜的保險代理人,能夠在購買時更清晰地了解產品責任,后續領取和理賠時有更專業的服務;年金險/兩全險+萬能賬戶偏向于財富增值保值、養老規劃,相對靈活;增額終身壽險更偏向于資產傳承、財富增值,更加穩健。

注意:

投保前期退保有損失

“一般年輕人投資保險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老年人在資產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購買儲蓄保險;但是對于資金不那么充裕的老人,還是多做存款比較好,因為在急需用大筆錢時,儲蓄保險未必能幫到忙。”李智峰建議。

此外,當前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的保單利率相對較高,成為一些投資者追捧的對象。業內人士也提示,其現金價值若干年后才會慢慢凸顯。“投保前期如果急需用錢選擇退保的話,會有一定的損失。因此購買時需想清楚,明確購買保險的實際用途。”(趙方圓)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