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世界黃金協會:3月黃金ETF迎十個月來首次凈流入 3月我國外匯和黃金儲備雙增

2023-04-11 17:02:34來源:互聯網  

世界黃金協會:3月黃金ETF迎十個月來首次凈流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世界黃金協會(WGC)的最新報告顯示,這場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銀行業危機,促使投資者上月涌入黃金,結束了連續10個月的資金外流。世界黃金協會在其月度ETF報告中稱,3月32噸貴金屬流入全球黃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產品。

上周末OPEC+聯合減產支持原油價格,可能更加固化商品端的通脹下限。在其影響下,市場或可能預期美聯儲5月再次轉為強硬,但我們認為其最終落地鷹派的概率較低,畢竟在基數效應的影響下,商品端只能給通脹提供支持,但無法成為拉動項,在衰退壓力增加的背景下,美聯儲不應賦予其過分的關注。

在黃金躍上2000美元之后,黃金資產的波動性將有所上升,特別是在前期的快速上漲之后,金價的輾轉整固是正常表現。從近期資金的介入情況來看,央行等主權機構的購買量仍處于較高水平,ETF端屬于滯后端,后期或有補充入場需求。期貨市場中基金主導的投機力量不斷增持,但滾動增速保持在穩健水平,過熱風險不大。綜合來看,黃金資產的上行路徑依然堅實。

市場動態方面,美國經濟數據邊際走弱。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一公布的調查顯示,其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所有分項指數自2009年以來首次低于50(榮枯線)。美國3月ISM制造業PMI為46.3,預期為47.5,前值為47.7,為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除疫情期間外,這是自2009年年中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3月非農數據維持穩定。美國勞工統計局周五公布,3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3.6萬,預期增加23萬;2月份上修為增加32.6萬。失業率降至3.5%,預期為3.6%。

中國央行繼續增持黃金資產。根據央行最新發布的數據,中國3月末黃金儲備達6650萬盎司,較上個月增加58萬盎司(約18噸),這是繼去年11月增持以來,連續第5個月增持黃金,累計增持總額近500億元。

3月我國外匯和黃金儲備雙增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黃金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4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末,我國黃金儲備達6650萬盎司,較上個月增加58萬盎司。值得關注的是,這是人民銀行繼去年11月以來,連續5個月增持黃金。

人民銀行增加黃金儲備背后,“購金熱”正席卷全球央行。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數據,2月全球黃金儲備增加了52噸,已是連續第11個月凈購買。其中,土耳其央行2月增持了22噸黃金,已是連續15個月增持黃金;烏茲別克斯坦央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印度儲備銀行也增持了黃金。從年初至今,各國央行報告的凈購買量達125噸,世界黃金協會認為,這是至少自2010年以來最強勁的開局。自2010年起,每年各國央行都在持續凈買入黃金。

在當下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全球央行黃金需求創新高,既受黃金鮮明的“避險”屬性推動,也顯示出部分經濟體為求資產安全,“去美元化”意愿在增強。

4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839億美元,較2月末上升507億美元,升幅為1.62%。除了外匯儲備,截至3月末,官方儲備資產中黃金規模也進一步增加。國家外匯管理局披露的數據顯示,3月我國黃金儲備已由2月的6592萬盎司升至6650萬盎司,近5個月來已累計增持黃金386萬盎司。

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周一表示,世行已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1月時的1.7%略微上調至2%,但經濟增長由2022年較強水準放緩下來,將加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壓力。

馬爾帕斯在一次媒體簡報會上表示,上修預測的原因是中國疫后經濟復蘇的前景改善。他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周拉開帷幕時稱,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發達經濟體的表現也比世界銀行1月份的預期要好一些。

但這位即將離任的世界銀行行長警告表示,銀行業的動蕩和油價上漲可能再次給2023年下半年的增長前景帶來下行壓力。他稱,銀行資產期限錯配將需要一些時間來解決,銀行可能會縮減對企業的信貸,令經濟增長放緩。

國際黃金周一(4月10日)日K收跌,因為上周五美國公布的就業數據強勁,帶動美元走高。美市尾盤,國際黃金收報1991.09美元/盎司,下跌0.81%,日內最高上探2010.32美元/盎司,最低觸及1981.59美元/盎司。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黃金ETF持有量為933.22噸,較上一交易日增減2.31噸。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